.第四章+贷款业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银行会计部门根据不同类型的贷款制度,制定了相应的核算方式。从目前各种贷款发放和收回的形式来看,贷款的核算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逐笔核贷 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按揭贷款 下贷上转 贴现 【例】万达公司将一台机器申请抵押贷款,机器原价100,000元。经银行批准,同意发放抵押贷款60,000元,期限为6个月,利率为5.31%。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抵押贷款-万达公司 60,000 贷:活期存款-五星公司 60,000 【表外】 收:代保管有价值品 100,000 【例】2009年8月7日,发放给方达公司的抵押贷款150,000元,已逾期2个月,应收利息15930,银行经批准处理,将抵押品设备一台价值200,000元转作银行账务处理。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200,000 贷:逾期贷款-方达公司 150,000 应收利息 15,930 累计折旧 34,070 付:代保管有价值品 200,000 5.对于不能收回的贴现应查明原因,确实无法收回的,经批准作为呆账损失的,应冲销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贴现资产-商业承兑汇票 贷款损失准备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第四节 贷款减值业务的核算 一、资产减值的确认条件 二、资产减值的测试方法 三、坏账准备的核算 四、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 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 金融企业通过“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核算按照规定提取的贷款损失减值准备。 1.资产负债表日贷款发生减值的,按减记的金额,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损失准备 2.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各项贷款,经批准应冲销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贴现资产等 3.已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原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作会计分录入如下: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第五节 贷款的后续计量 一、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二、贷款的摊余成本 三、贷款的后续计量与核算 期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年末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 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名义利息=贷款本金×名义利率 某商业银行吸收客户存款20,000元,存期2年,当时名义利率为3%,到期一次支取本金和利息。按插值法其实际利率为2.5%。编制第一年年初、第一年年末、第二年年末会计分录,编制支取存款本息的会计分录。 第一年年初 借:库存现金 20,000 贷:定期存款(本金) 20,000 第一年年末时利息计算: 实际利息=20,000×2.5%=500(元) 名义利息=20,000×3%=600(元) 利息调整=600-500=100(元) 第一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 借:利息支出 500 定期存款(利息调整)100 贷:应付利息 600 实际支付资金利息 借:应付利息 600 贷:定期存款(本金) 600 第二年年末利息计算: 实际利息=20,500×2.5%=512.50(元) 名义利息=20,000×3%=600(元) 利息调整=600-512.50=87.50(元) 第二年年末账务处理: 借:利息支出 512.50 定期存款(利息调整) 87.50 贷:应付利息 600 实际支付资金利息 借:应付利息 600 贷:定期存款(本金) 600 支付存款本息: 借:定期存款(本金) 21,200 贷:库存现金 21,200 借:利息支出 187.50 贷:定期存款(利息调整) 187.50 该项存款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如下 【例】某商业银行向长城公司发放3年期1000万元贷款。合同利率为6%,初始确认该贷款时所确定的实际利率为6.5%。贷款每年收取利息60万元。计算每年末的贷款摊余成本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每年收取利息60万元,账务处理省略) 每年末的贷款后续计量为: 第一年末 摊余成本=1000+1000×6.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