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份生物化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熟悉蛋白质多肽链组成,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球状蛋白质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氨基酸的含义及相关概念
氨基酸 : L-α-氨基酸结构通式和分类、20种氨基酸的英文名词及缩写符号、氨基酸的理化性质。(二)肽的含义及相关概念
肽:肽键与肽链,肽与蛋白质的区别,生物活性肽。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肽单元、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模序及氨基酸侧链对二级结构形成的影响;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次级键、结构域及分子伴侣;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二)蛋白质的分类:
第三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Anfinsen实验、分子病。
(二)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构象改变和疾病。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
(一)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胶体性质、蛋白质变性与复性、沉淀、紫外吸收和呈色反应。
(二)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透析及超滤法,丙酮沉淀、盐析及免疫沉淀,电泳,层析,超速离心。
(三)多肽链中氨基酸的序列分析:Edman降解法。
(四)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氨基酸、肽的含义及相关概念;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二)难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动画。
(注:重点、难点提示必须编写,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可根据实际编写,尽可能明确。)
四、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肽单元 蛋白质变性
二、问答
1.简述蛋白质α-螺旋的特征。
2.举例说明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关系。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DNA的二级结构特点,mRNA和tRNA的结构特征及主要功能。熟悉核小体的结构特点,DNA的理化性质及其与结构的关系。了解核苷酸的分子构成,连接键及书写方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一)核苷酸的结构:嘌呤与嘧啶,核糖与核苷,戊糖碳原子的编号。
(二)核酸的一级结构:概念、核苷酸各组分间的连接键、书写方式。
第二节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Chargaff规则, B-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DNA双螺旋结构的多样性。
(二)DNA的超螺旋结构及其在染色质中的组装:DNA的超螺旋结构,原核生物DNA的高级结构,DNA在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组装:核小体。
(三)DNA的功能:基因 ,基因组,DNA的功能。
第三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
(一)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hnRNA ,mRNA的结构特点。
(二)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稀有碱基,茎环结构,氨基酸接纳茎,反密码子,三级结构。
(三)核蛋白体RNA的结构与功能:真核及原核生物核蛋白体的组成。
(四)其他小分子RNA及RNA组学:动物细胞内其他的RNA种类及功能,RNA组学的概念。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和复性及其应用
(一)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260nm紫外吸收
(二)DNA的变性:概念,解链曲线,Tm值, 增色效应。
(三)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退火。
第五节 核酸酶
(一)DNA酶 RNA酶 内切酶 外切酶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重点: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二)难点: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动画。
四、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核小体 核酸杂交
二、问答题:
1.试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
2.简述tRNA的结构特点。
第三章 酶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酶的化学本质,辅助因子,活性中心,必需基团,酶促反应的特点,Km 与Vmax的含义及其生物学意义,竞争性抑制,酶原,变构酶,关键酶,酶的共价修饰调节,同工酶。熟悉最适pH和最适温度,可逆性抑制和不可逆抑制的区别,3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特点,关键酶的变构调节与酶促化学修饰的特点。了解酶促反应的机制,Km、Vmax值的测定,酶活性测定与酶活单位,酶的分类和命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一)酶的分子组成:单纯酶,结合酶,酶蛋白,全酶,金属酶,辅酶,辅基,维生素与辅酶,维生素的分类及其与辅酶的关系,常见辅酶的结构与功能,辅酶的作用,金属离子的作用。(二)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结合基团,催化基团。
第二节 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一)酶促反应的特点:高效性,特异性,可调节性。(二)酶促反应机制:活化能,诱导契合假说,邻近效应、定向排列、多元催化、表面效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