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会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6180159
英文名称:AccountingFundamentals
学分:3
学时: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践0学时
先修课程: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必修)
授课对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商学院会计系
修读学期:第3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会计学》是为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重点阐明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术,其主要特点是理论性与实务性、技巧性相结合。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会计观”,能够站在企业和社会角度认识会计系统的定位,培养学生去掌握会计的理念,探讨“理性经济人”的本质。本课程要求学生能边学边练,边学边用,不断提高其实践能力。具体达到以下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职业道德素养。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会计循环的基本流程。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课程目标2:管理基础能力。要求学生能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更正处理技术;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能阅读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具备基本的会计报表分析能力。
课程目标3:管理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1家国情杯责任担当的人生追求:要有胸怀家国、勇于担当,融入为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中,不负韶华,努力奋斗青春,争做一位利我利他利社会的人。
课程目标1
H
1-2合作敬业诚信廉洁的职业操守:爱岗敬业,合作互助,有责任心,诚信可靠,廉洁自律等。
课程目标3
M
1-3知行合一致良知为人做事的品格:培养学生具备知行合一的品质,使学生通过管理实践做到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做一位有人格魅力有影响力的职业管理者。
课程目标3
M
3-3经营管理能力:能够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有效组织人力、市场、资金、信息、时间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组织目标。
课程目标2
H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一、总论
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会计的含义
3.会计的职能
4.会计目标与会计对象
了解会计学的历史发展,理解会计存在的价值和作用,熟悉并掌握会计的定义、会计的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对象。对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可进行小作业或课堂抽查。
3
面授与自主学习结合
课程目标1、3
2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1.会计要素
2.会计要素关系——会计恒等式
3.会计科目
理解会计要素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重点掌握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的影响,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以及科目内容和科目级次。
5
面授与自主学习结合
课程目标1
3
三、会计账户与复式记账法
1.会计账户
2.复式记账法
3.借贷记账法
4.平行登记
理解复式记账的特点,着重掌握复式记账的记账复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账户和复式记账对会会计核算特有的方法,是《基础会计学》的核心内容。
8
面授与自主学习结合
课程目标1
4
四、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1.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2.制造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及其主要会计业务
3.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4.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5.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6.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7.财务成果及其分配业务的核算
理解企业资金筹集、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财务成果等业务活动的内容,账户设置(账户的性质、用途和结构)和主要业务的账户对应关系。
12
面授与自主学习结合
课程目标2
5
五、会计凭证
1.原始凭证
2.记账凭证
3.会计凭证的传递
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还要注意掌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技术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能正确使用会计凭证这种方法。
6
面授与自主学习结合
课程目标2
6
六、会计账簿
1.日记账和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2.对账、结账和期末账项调整
3.错账更正
4.会计账簿的启用、更换与保管
理解设置和登记账簿对于系统地提供经济信息、加强经济管理的作用,熟悉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内容、各市、登记依据和登记方法,掌握登记账簿的各种规则,包括错账更正的规则。
6
面授与自主学习结合
课程目标2
7
七、财产清查
1.财产清查的内容与方法
2.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理解财产清查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