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学原理-绪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材: 统计学原理(第四版) 李洁明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统计学导论》曾五一、肖红叶主编,科学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统计学》袁卫、宠皓、曾五一、贾俊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市场调查与预测》李桂荣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 统计工作 第四节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基本要求: 1、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2、掌握统计的三种涵义和统计学的特点; 3、掌握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熟悉统计工作的过程; 4、掌握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学的产生 二、统计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新中国统计学的发展 四、现行的统计制度 一、统计学的产生 统计实践活动历史: 历史较长,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远在大禹时(公元前2200年)人口数,是由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如人口、田亩、赋税、征兵等。 3500年前,一个埃及王朝记载一次战役所俘获的战果:人员12万、牛40万头、羊1422000头。 二、统计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⒈古典统计学时代(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 “政治算术派”创始人是英国的威廉﹒配第,他于1690年出版了《政治算术》一书,他用实际资料,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论述英国的经济情况;另一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约翰﹒格朗特,代表作是《关于死亡的自然和政治观察》。 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或国情学派,其创始人是德国人海尔曼﹒康令,这一学说最早提出了“统计学”的名词。 ⒉近代统计时代( 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 著名的大数法则、最小平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指数分析法、时间数列分析法以及正态分布等理论都是这个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创始人是比利时学者阿道夫﹒凯特勒,创立大数法则,认为统计学就是数理统计学。 社会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期,首创者是德国人克尼斯,主要代表人物的梅尔、恩格尔,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研究方法是大量观察法,提出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的社会科学。 ⒊现代统计学时代 1900年,英国统计学家卡尔﹒皮尔生推导了卡一平方( ) 检验法,1908年,“学生”(William Seely Gosset戈塞特的笔名)发表t分布的论文,创立了小样本代替大样本理论,费雪又对小样本理论进一步研究,发展为实验设计理论,标志着现代统计学的开端。1930年,尼曼与小皮尔生共同对假设检验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尼曼—皮尔生”理论,同时尼曼又创立了区间估计理论。美国统计学家瓦尔德把统计学中的估计和假设理论予以归纳,创立了“决策理论”。这些研究和发现大大充实了现代统计学的内容。 三、新中国统计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大型统计有1953年及1964年的人口普查,文化大革命前,县以上统计人力有21000人,至1978年,仅有10500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成功,广受国际注目和肯定。1984年1月发布“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指明了统计工作现代化的作用及地位。 我国现在存在社会经济统计学派与数理统计学派之争,目前要在“大统计”思想下促进学科发展。“小统计”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属于经济学分支,数理统计学属于数学分支。“大统计”是一种思想。 四、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 ⒈政府统计系统(综合统计系统) 它是由国家统计局、 省(市. 自治区)统计局、地、市、县统计局组成。 ⒉部门统计系统(专门统计系统) 它由中央各部委、省、市、县业务部门的统计机构所组成。 ⒊企事业单位统计组织(基层单位的统计组织) 包括企、事业单位统计组织、街道办事处统计、村乡镇统计。? 第二节 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 ? 一、对“统计”一词的解释(统计的涵义) ? 二、统计学的学科特点 ? 三、统计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 四、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 一、对“统计”一词的解释(统计的涵义) Statistics 统计语源最早出自中世纪拉丁语的Statas(各种现象的状态和状况),由这一词根组成的意大利语Stato,表示国家的概念及关于国家结构和国情这方面知识的总称。 统计一词作为学科名称最早使用的是18世纪德国哥丁根大学政治学教授阿亨瓦尔,他把国势学称为Statistik,即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