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突破(三)课件 新人教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组别 实验操作 蓝色消失时间(min) ? 叶绿体悬浮液 试剂1 试剂2 光照强度 CO2 甲 5 mL 0.1% DCPIP 溶液 5~6滴 细胞等渗液配制的M溶液(1 mmol/L)2 mL 3 klx 未 通 入 30 乙 5 mL Y 60 丙 5 mL 细胞等渗液配制的M溶液(1 mmol/L)2 mL 1 klx 65 120 丁 5 mL Y (2)DCPIP蓝色消失是因为光反应产生了____。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相关气体产生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因未通入CO2,暗反应不能为光反应提供_________,所以气泡不能持续产生。 [H] 类囊体薄膜 蓝色氧化剂DCPIP被还原后变成无色,光反应的产物中有还原氢,还原氢与DCPIP反应使之被还原变成无色。 ADP和Pi 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氧气,产生的部位是光反应阶段的场所,即类囊体薄膜。 因未通入CO2,暗反应阶段无法进行,也不能为光反应阶段提供ADP和Pi,气泡不能持续产生。 解析答案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实验解读 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答题语句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 考能专项突破(三) 栏目索引 热图解读系列 实验技能系列 热图呈现 3.解读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曲线图 解读 (1)夏季的一天中CO2吸收量和释放量变化曲线分析(如图1所示) ①a点:凌晨3~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释放减少。 ②b点: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解读 ③bc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④c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⑤ce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热图呈现 3.解读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曲线图 解读 ⑥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⑦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⑧ef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热图呈现 3.解读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曲线图 解读 ⑨fg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2)有关有机物情况的曲线分析(如图2所示) ①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段:ce段。 热图呈现 3.解读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曲线图 解读 ②制造有机物的时间段:bf段。 ③消耗有机物的时间段:Og段。 ④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e点。 热图呈现 3.解读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曲线图 解读 ⑤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SP-SM-SN。 (3)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一昼夜CO2含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如图3所示) ①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热图呈现 3.解读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曲线图 解读 ②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 ③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 ④CO2含量最高点为c点对应时刻,CO2含量最低点为e点对应时刻。 热图呈现 3.解读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曲线图 解读 (4)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如图4所示) ①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 ②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热图呈现 3.解读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曲线图 解读 ③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 ④O2含量最高点为e点对应时刻,O2含量最低点为c点对应时刻。 热图呈现 3.解读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曲线图 A.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 时间点有3个 典例剖析 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小时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速率恒定),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图中细线是在恒温密闭环境中测得的二 氧化碳吸收速率,当吸收速率为零时, 表示植物不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此时光合作用所需的所有二氧化碳全由呼吸作用提供,即此时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根据图解可知,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点有4个,分别在第6、18、30、42小时。 解析 B.绿色植物吸收CO2速率达到最大的时刻 是第45小时 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