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基础知识导学
?1.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交点的是相交;没交点的是平行).
2.理解并掌握空间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掌握空间两个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和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3.理解并掌握空间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和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4.二面角的有关概念(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与运算;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常见作法(定义法、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法、垂面法等).
?
?1.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关系的判定关键看有没有公共点.
2.面面平行也是推导线面平行的重要手段;还要注意平行与垂直的相互联系,如:如果两个平面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平行等.在证明平行时注意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及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反复运用.
3.对于命题“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则这三条交线互相平行或者相交于同一点.”要会证明.
4.在证明垂直时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及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反复运用.
5.注意二面角的范围是,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时要注意与棱的垂直直线,这往往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关键所在.求二面角的大小还有公式,用的时候要进行交代.在二面角棱没有给出的情况下求二面角大小方法一:补充棱;方法二:利用“如果”;方法三:公式等,求二面角中解三角形时注意垂直(直角)、数据在不同的面上转换.
?三、经典例题导讲
?[例1]一直线与直二面角的两个面所成的角分别为α,β,则α+β满足(??? ).
A.α+β900??? B.α+β≤900?? C.α+β900? D.α+β≥900
错解:A.
错因:忽视直线与二面角棱垂直的情况.
正解:B.
[例2].如图,△ABC是简易遮阳棚,A,B是南北方向上两个定点,正东方向射出的太阳光线与地面成40°角,为了使遮阴影面ABD面积最大,遮阳棚ABC与地面所成的角应为(?? ).
A.90°????? B.60°? ? C.50°????? D.45°
错解:A.
正解:C
[例3]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底面边长是10,高是12,过底面一边AB,作与底面ABC成角的截面面积是_____.
错解:.用面积射影公式求解:S底=S截=.
错因:没有弄清截面的形状不是三角形而是等腰梯形.
正解:.
?[例4]点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的中心,点,分别是,的中点.沿对角线把正方形折成直二面角D-AC-B.
(1)求的大小;
(2)求二面角的大小.
错解:不能认识折叠后变量与不变量.不会找二面角的平面角.
正解:(1)如图,过点E作EG⊥AC,垂足为G,过点F作FH⊥AC,垂足为H,则,.
因为二面角D-AC-B为直二面角,
?
又在中,,
.
.?
(2)过点G作GM垂直于FO的延长线于点M,连EM.
∵二面角D-AC-B为直二面角,∴平面DAC⊥平面BAC,交线为AC,又∵EG⊥AC,∴EG⊥平面BAC.∵GM⊥OF,由三垂线定理,得EM⊥OF.
∴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RtEGM中,,,,
∴.∴.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
?[例5]如图,平面α∥平面β∥平面γ,且β在α、γ之间,若α和β的距离是5,β和γ的距离是3,直线和α、β、γ分别交于A、B、C,AC=12,则AB=????? ,BC=??????? .
′⊥α,
∵ α∥β∥γ,∴ ′与β、γ也垂直,
′与α、β、γ分别交于A1、B1、C1.
因此,A1B1是α与β平面间的距离,B1C1是β与γ平面间的距离,A1C1是α与γ之间的距离.
∴ A1B1=5,B1C1=3,A1C1=8,又知AC=12
AB= , ,BC= .
答:AB= ,BC= .
[例6] 如图,线段PQ分别交两个平行平面α、β于A、B两点,线段PD分别交α、β于C、D两点,线段QF分别交α、β于F、E两点,若PA=9,AB=12,BQ=12,△ACF的面积为72,求△BDE的面积.
解:∵平面QAF∩α=AF,平面QAF∩β=BE
又∵α∥β,∴ AF∥BE
同理可证:AC∥BD.∴∠FAC与∠EBD相等成互补
由FA∥BE,得:BE:AF=QB:QA=12:24=1:2,∴BE=
由BD∥AC,得:AC: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