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沭阳县银河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教学案:1.2常见物质的检验.doc

发布:2017-02-18约3.0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常见物质的检验 科目: 高一化学 主备人: 备课日期: 2013年10月 课 题 第2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计划 4 课时 计划上课日期 实用课时说明 教学目标 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 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方案。 教学流程\内容\板书 第2课时 常见物质的检验 [导入] 物质的检验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如为保证公平竞赛,在大型运动会上会进行兴奋剂检测;检查身体时对血糖血脂的检验;质检员对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等等。 [情景]“资料链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农药袋上的标签可知,该农药含有碳酸铵和硫酸铜两种成分。如何通过实验确证该农药中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呢?指出所用的试剂、预期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 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4。 离子 试剂 现象 实验1 NH4+ 实验2 Cl— 实验3 SO42— 各个实验中,依次观察到什么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NH4+、Cl—、SO42—等离子的检验所采用的试剂和方法等: NH4+:加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Cl—: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O42—: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讨论] 在完成相关实验时,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请结合实验过程及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实验1:试纸为何要润湿?实验2:为何要加稀硝酸?实验3:为什么要加稀盐酸? [补充实验] 碳酸钾、碳酸钠分别与硝酸银、氯化钡溶液反应,并分别滴加酸溶液。 结论:氨气溶于水才能电离出OH—; 检验Cl—加入稀硝酸是为了避免CO32—的干扰; 检验SO42—加入稀盐酸是为了排除CO32—的干扰。 [小结] 什么是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应根据物质独有的特性,要求反应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可靠。 你还能回忆出哪些物质的检验方法呢? 要求:能够独立、准确地回顾出一些物质检验的方法,尽可能多地归纳出有关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生回忆常见物质的检验:碳酸盐、酸、碱、淀粉、丝绸制品等。 [迁移] “资料链接”——由加碘盐标签可知,加碘盐添加的是KIO3。已知:KIO3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得到碘单质。 如何确证碘盐中的碘不是单质碘?如何确证某食盐是否已加碘?如何确定加碘食盐中含有钾? 用淀粉液检验是否含碘单质;根据所提供KIO3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 焰色反应 金属或金属离子的检验通常采用焰色反应。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什么叫焰色反应?为何可用焰色反应来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如何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过渡] 物质的检验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在化学学习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化学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必须掌握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学会用多种方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份。 1.人们经常依据什么来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2.归纳总结物质(或离子)检验的一般步骤。 3.物质(或离子)检验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 1.物质检验的依据: (1)待检物质的特征性质; (2)待检物质的特征反应以及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现象。 2、常见物质检验的方法: 待检测的物质 检验方法 碳酸盐 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铵盐 与强碱溶液加热反应,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硫酸盐 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盐酸盐 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食品中的淀粉 与碘水反应,生成蓝色物质 丝绸制品 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金属元素 焰色反应 [拓展]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红外光谱仪确定物质中含有的某些有机基团;元素分析仪测定物质中元素;3、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 [课堂练习] 1.有4瓶常用溶液:BaCl2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