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6
【摘 要】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76例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8),给予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术前,观察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观察组胎动小于三次率、胎儿窘迫率以及早产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lt;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控制患者血糖指标,可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妊娠;胎儿窘迫;护理
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会给胎儿生命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会导致出现胎儿窘迫、胎儿巨大、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以及死胎等不良后果,给胎儿生命健康产生威胁[1]。发生胎儿窘迫,胎儿在宫内出现酸中毒、缺氧,为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指出[2],在对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进行早期诊断、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实施科学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胎儿窘迫症状。笔者对我院收治的38例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护理效果,详细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选产妇均满足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35例初产妇,41例经产妇;平均年龄(28.1plusmn;1.2)岁,孕周30~42周,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浓度为9.12mmol/L;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产妇基础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主要采取体位护理、加强产前检测、监测胎心胎动、血糖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措施:
1.2.1 体位护理
取患者左侧体位,这样能够大大缓解子宫给下腔静脉产生的压迫感,并显著改善胎盘血液循环,最终大大缓解胎儿缺氧症状。
1.2.2 加强产前检测
对胎心变化情况准确记录,并绘制胎心变化情况,如出现异常胎心变动,则及时应用高流量给氧面罩,进而有效改善血氧降低、缺氧等症状;对患者给氧时,面罩给予纯氧,吸氧流量为每分钟10L,每隔5分钟进行一次换气,这样能够防止给氧导致出现子宫血管收缩。
1.2.3 监测胎心胎动
指导孕妇学会听取胎心的正确方法,并记录、掌握胎动规律。胎心率、胎动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进行处理,预防发生突发事件。
1.2.4 血糖护理
糖尿病合并妊娠给母婴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控制糖尿病病情与稳定血糖方面。因此,要对产妇血糖进行有效护理。孕妇不适宜应用磺酸类或者双胍类降糖药物,也可指导产妇应用食疗法控制;如产妇血糖控制情况不好,则可指导产妇应用胰岛素,在胰岛素应用过程中,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并对胎儿情况进行密切监测。
1.2.5 心理护理
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业务能力。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另外,由于孕妇伴有急躁、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会影响血糖稳定性,加重病情,增加胎儿窘迫症状;此外,通过实施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或者消除患者对糖尿病等相关疾病产生的恐惧、困惑情绪,积极疏导负面情绪;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积极配合主动性。
1.3 诊断标准[3]
胎儿窘迫:羊水粪染程度为Ⅱ~Ⅲ度;宫缩间隙胎心率每分钟超过160次或者每分钟少于120次;应用电子监测,胎心存在晚期减速、基线率异常以及重度变异减速等情况;且每小时胎动小于3次以及以上。如存在一项以上指标,则可诊断。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并检查脐带异常、羊水异常以及产力异常等情况,并对胎动异常情况与宫缩期间的胎心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5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对比
入院时,两组产妇的空腹血糖值对比(pgt;0.05);术前,观察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胎儿情况对比
观察组:胎动少于三次4例,占10.5%,胎儿窘迫3例,占7.9%,早产2例,占5.3%;对照组:胎动少于三次14例,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