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无相生》导学案.doc

发布:2017-01-07约4.74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无相生》导学案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有无相生》导学案”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有无相生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实词、虚词等文言现象; 2、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学习重点】 选文第1、3、4、5、6则 【作者简介】 老子(前600年 —前470年之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是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quot;无为quot;,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预习案】 一、为划线词注音 斯恶已 自矜者不长 其脆易泮 起于累土 音声相和 二、辨析句式 抱怨以德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