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饲料中细菌总数的测定.docx

发布:2024-11-13约5.14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饲料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饲料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饲料原料(动物源性、植物源性饲料原料)及精料补充料中细

菌总数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细菌总数bacterialcount

饲料试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试样

中形成的细菌总数。

注:主要作为判定饲料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饲料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

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4原理

试样经过处理,稀释至适当浓度,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用特定的培养基,在温度36℃±1℃

下培养48h±2h等),所得每g(mL)试样中所含细菌总数。

5培养基或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的试剂。

5.1水:GB/T6682三级。

5.2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见附录A中A.1。

5.3磷酸盐缓冲液(稀释液):见附录A中A.2。

5.40.85%生理盐水:见附录A中A.3。

5.5实验室常见消毒药品。

5.61mol/L氢氧化钠溶液。

5.71mol/L盐酸溶液。

6仪器设备

6.1恒温培养箱:36℃±1℃。

6.2均质器。

6.3微型混合器。

3

6.4恒温水浴锅:46℃±2℃。

6.5高压灭菌器。

6.6分析天平:精准到0.01g。

6.7pH计或精密pH试纸。

6.8菌落计数器或放大镜。

6.9振荡器。

6.10灭菌三角瓶(或无菌均制袋)。

6.11灭菌移液管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6.12灭菌试管。

6.13灭菌培养皿:直径90mm。

7样品

7.1采样原则

样品的采集应遵循随机性、代表性的原则。采样过程应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

染。

7.2采样方法

7.2.1应在同一批次产品中采集样品,每件样品的采样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一般不少于500g(mL)。

7.2.2独立包装小于等于500g(mL)的样品,取完整包装。

7.2.3独立包装大于500mL的液态产品,应在采样前摇动或用无菌棒搅拌液体,使其达到均质后采集适量样品,放入同一个无菌采样容器内作为一件样品。

7.2.4独立包装大于500g的固态产品,应用无菌采样器从同一包装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适量样品,放入同一个无菌采样容器内作为一件样品。

7.3采集样品的贮存和运输

7.3.1应尽快将样品送往实验室检验。

7.3.2应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样品完整。

7.3.3应在接近原有贮存温度条件下贮存样品,或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样品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8试验方法

8.1试样的稀释

8.1.1以无菌操作称取25g样品,放于含有225mL稀释液或生理盐水的灭菌三角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株)或无菌均质袋中。置振荡器上充分振荡30min,或用拍击式均质器怕打1min~2min,制成1﹕10的样品均液。

8.1.2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均液1mL,沿管壁慢慢注入含有9mL无菌稀释液或0.85%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或放微型混合器上,混合30s,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均液。

4

8.1.3另

取一只1mL无菌吸管,按上述操作方法,作10倍递增稀释,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更换一支无菌吸

管或吸头。

8.1.4根据饲料卫生标准要求或对试样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均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吸取1mL样品均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mL空白稀释液或0.85%生理盐水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8.1.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及时将约15mL~20mL凉至45℃~50℃的培养基(可放置于46℃±2℃恒温水浴锅内保温)倾注平皿,小心转动培养皿使试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均。

8.2培养

8.2.1待琼脂凝固后,倒置平皿于36℃±1℃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h±2h。

8.2.2如估计试样可能在培养基平皿表面弥漫生长时,待培养基完全凝固后,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凝固后倒置平皿,按8.2.1条件进行培养。

8.2.3试验程序图

试验程序图见附录B。

8.3细菌计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