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教师需要什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育素养是指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心理、精神、思想等方面的优秀素质,主要包括品行品德、思想境界、慈善关爱、人文精神、健全人格、文明规范、读书习惯和对教育的忠诚度等方面。 比如教师素质,要求教师必须具备: (1)积极心态; (2)加强沟通; (3)值得依靠; (4)个人魅力; (5)组织能力; (6)有责任心; (7)激励人心; (8)富有同情心; (9)灵活性; (10)感觉敏锐; (11)尊重价值; (12)知识渊博; (13)创造力; (14)耐心; (15)幽默感。 2、教学素养提升 教学素养是教师准确、科学实施教学行为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艺术,包括教学规范、课堂设计、作业设计和处理。 3、学科知识更新 4、科研方法学习 二、校本培训重点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 校本培训就是以学校为基础的与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 三、改进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根本是什么? 教学的根本是科学思维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一)全面把握课程标准要求,优化教学组织形与方法。 1、正确领会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 (二)优化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有效学习环境 1、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2、要把握好教师的教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度”; 3、要合理和有效地组合若干教学方法; 4、要充分发挥教学机制,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5、课堂教学要体现面对全体学生。 (三)严格把握训练环节,增强作业布置和批改的科学合理性。 1、要精选课堂训练及作业; 2、要及时有效地批改作业。 (四)切实进行考试评价改革,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 1、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评价; 2、将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3、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第一个问题:教师应该怎样上课? 1、要有“笑声”; 2、要有“赞美声”; 3、要有“惊讶声”。 第二个问题: 用什么衡量一节课教学质量高不高? 1、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度; 2、体现学生心理的调适度; 3、体现学生思维的有效度; 4、体现学生情感的内化度; 5、体现学生语言的鲜活度; 6、体现学生能力的形成度。 第三个问题:怎样使课堂教学有实效? 1、做到真实; 2、做到朴实; 3、做到扎实。 四、认真有效地做好课前准备 有效的课前准备能带来有效的课堂教学。 五、作业布置与及时批改 1、作业与学习内容紧密相连,做到不脱节,有层次。 六、教学反思及写作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 1、反思内容: (1)反思教学目标; (2)反思教学活动; (3)反思教学过程; (4)反思教学成功之处; (5)反思教学不足之处; (6)反思教学资源生成; (7)反思教学设计; (8)反思学生创新。 2、反思写作: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每天坚持写作“900秒”即15分钟写课后反思。 写教学反思: 一、要写具体; 二、要善归因; 三、要会提升; 四、要想操作。 班主任专业化 2006年6月4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 前言 建立班主任准入(持证上岗,聘任制)、 健全培训和完善评价等制度。 一、新时期班主任的新理念 1、教师要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和人生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1)班主任要有正确的学生观; (2)班主任要有正确的人才观。 2、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满足学生“心”的需要。 (1)真心; (2)信心; (3)关心; (4)自尊心; (5)交心。 3、教师要求平等的师生观,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学生。 (1)尊重; (2)信任; (3)理解; (4)宽容。 二、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 1、智; 2、信; 3、爱; 4、新; 5、严。 三、班主任的胜任力因素 1、育人能力 育人能力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指导学生的学习、人际活动、全面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 * 谢志法 是指教师专业知识增进、专业技能提升、专业思想成熟的过程,强调的是教师职业素质。 教师专业成长 1、教育素养养成 比如教学规范,要求教师必须做到: (1)认真备课; (2)认真上课; (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