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析】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作者: 浙江日报 来源: 浙江日报
礼为奇的这种“红”是一种正能量,会在纷繁芜杂的“网红”现象中沉淀下来,
变成一种精神力量,留在人们心中,激励人们向前。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潘如龙“中国英雄交警”礼为奇,当察觉路面裂缝和凹陷后,竟然就站在危险
区域边,面对一辆辆疾驶而来的汽车,挥舞着双臂,用身体拦住,让它们绕行。
随后和几个同事一起,利索而精准地用锥桶将危险区域围了起来,避免了可能发
生的事故。
28 日上午,在事发地,礼为奇受到杭州市领导表彰,被授予杭州市见义勇
为积极分子、一等治安荣誉奖章等荣誉称号。
在此之前,视频被国外一家媒体以“中国英雄交警”之名,放到社交平台
Facebook 上,不到一天的时间,点击量达到约300 万次,转发15000 多次,受
到全球网民的追捧,成为全球“网红”。
这个勇敢、沉着、认真的中年人,平时不用微信,用最老款手机,却一下子
成了全球的“网红”。尽管他事后没有跟家人提起,也没有去上网,倒是远在辽宁
农村的老父亲先告诉他这个“网络故事”。
这让我想起了那些喧嚣网上各式各样的“网红”。从芙蓉姐姐到犀利哥,从“国
民老公”到papi 酱,真可谓“江山代有„网红‟出,各领风骚三五年”。这些“网红”,
常常出于有意无意的原因,使他们的某种特质在互联网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
审美、审丑、娱乐、偷窥等心理相契合,而成为“网络红人”。这种平民狂欢造就
的“网红”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有人感到失望、愤怒,也有人感到有
趣、好玩,不管怎样,这是媒介技术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多元化的必然。
但是,时代更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就在不久前,风头正劲的“网红”papi 酱被国家广电总局勒令整改,要求去除
其作品中的粗口低俗内容。从“网红”鼻祖芙蓉姐姐开始,他们通常以“自我展示”
博取眼球,以“言论出位”哗众取宠,这种手法能一时满足看客的感官刺激,但随
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的审美疲劳,会很快消失在茫茫“网海”。
而协警礼为奇的勇敢、认真、敬业,则打动了千千万万中外网民的心,他的
“红”红在他的品质,红在他的精神。他细致认真,能及时发现一条食指宽、半米
长的裂缝;沉着勇敢,敢于站在危险地带指挥分流飞奔而来的车辆;爱岗敬业,能
从地面颜色判断出危险范围,会为司机的一个点头微笑而感到非常开心。他的这
种“红”是一种正能量,会在纷繁芜杂的“网红”现象中沉淀下来,变成一种精神力
量,留在人们心中,激励人们向前。
杭州市公安局及时组织的现场表彰就是一种证明,一种导向。它表明政府弘
扬礼为奇的这种精神,努力传递这种正能量。事实上,在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当
中,我们还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拾荒老人”韦思浩等“网
红”,他们构成了杭州“最美英雄”的群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礼为奇不用社交网络,却成了全球“网红”。“中国英雄
交警”的事迹告诉我们,优秀的品质及其精神是消融“语言壁垒”和“文化隔膜”的最
好介质;真实而动人的细节,能使各种肤色的网民产生共鸣,礼为奇这样的“网红”
才能得到各国人们的尊重和认同。
事实胜于雄辩。今天,我们需要礼为奇这样的“网红”,需要吴菊萍、吴斌、
韦思浩这样的最美故事、最美精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