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评估中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等血液指标的临床意义.docx
肾功能评估中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等血液指标的临床意义
在医学领域,肾功能评估是确保患者健康状态的重要一环,而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等血液检查指标则是这一评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些指标不仅能够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状态,还能为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关键依据。
1、血清肌酐(Scr)
血清肌酐,也称为血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机体每20g肌肉每天产生1mg肌酐,产生速度为1mg/min,生成量恒定,并释放到血液中,经肾小球滤过排除,肾小管基本不重吸收。
在外源性肌酐摄入稳定下,血液中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当肾实质损害,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至临界点(正常人的1/3)后,血肌酐浓度就会明显上升,故测定血肌酐浓度可作为GFR受损的指标。
正常值
男:56-106μmol/L
女:44-97μmol/L
临床意义:
1、评估肾功能:血清肌酐水平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因此,通过检测血清肌酐水平,可以间接了解肾脏的滤过功能状态。
2、诊断肾脏疾病: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可能见于多种肾脏疾病,如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硬化、多囊肾等。此外,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量失血等紧急情况也可能导致血清肌酐水平升高。
3、监测疾病进展:对于已经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定期检测血清肌酐水平有助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如果血清肌酐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意味着病情正在恶化。
4、指导治疗:根据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医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血尿素氮(BUN)
血尿素氮(BUN)测定是一项用于检查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血清非蛋白氮(NPN)包括尿素、尿酸、肌酐、氨基酸、胍类、胺类及吲哚等含氮物质中的氮。BUN为NPN的主要成分,占其半数(50%)以上,BUN较NPN在反应肾衰竭方面更为敏感。
正常值
成人:3.2-7.1mmol/L
婴儿、儿童:1.8-6.5mmol/L
临床意义
1、评估肾功能:血尿素氮是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当肾功能受损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血尿素氮水平升高。因此,通过检测血尿素氮水平,可以间接了解肾脏的滤过功能状态。
2、诊断肾脏疾病:血尿素氮水平升高可能见于多种肾脏疾病,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此外,肾前性少尿(如严重脱水、循环功能衰竭等)也可能导致血尿素氮水平升高。
3、监测疾病进展:对于已经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定期检测血尿素氮水平有助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如果血尿素氮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意味着病情正在恶化。
4、判断营养状态:血尿素氮水平还可以反映患者的营养状态。如果血尿素氮特别低,可能表明患者的营养状况不佳。
3、血尿酸(UA)
尿酸(UA)为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血中尿酸除小部分被肝脏破坏外,大部分被肾小球滤过。
正常值
男:150-416μmol/L
女:89-357μmol/L
临床意义
1、血尿酸检查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能够判断尿酸排泄是否出现异常。
2、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提示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障碍,而尿酸水平下降则可能反映肝脏代谢功能异常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3、当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时,通常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这是痛风、肾结石等肾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4、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液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的能力。
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人体以恒定的速度产生和释放肌酐到血液中,内生肌酐主要由肌肉所含的磷酸肌酸经水解代谢而产生,不受食物影响。由于肌酐分子量小,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可自由通过肾小球,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在血肌酐无异常增高时亦不为肾小管排泄,因此可以用内生肌酐清除率来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
正常值
男:85-125ml/min
女:75-115ml/min
临床意义
1、判断肾小球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是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每分钟80ml/min时,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根据降低的程度,可以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损害,以及早期、晚期肾功能不全等阶段。
轻度损害:Ccr51-70ml/min
中度损害:Ccr31-50ml/min
重度损害:Ccr<30ml/min
早期肾功能不全:Ccr11-20ml/min
晚期肾功能不全:Ccr6-10ml/min
肾功能不全终末期:Ccr<5ml/min
2、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内生肌酐清除率的结果可以为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3、评估肾移植效果:对于肾移植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逐步回升表明移植成功,反之则提示有排异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