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通论外部性与公共政策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 搭便车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通常情况下,公共产品涉及的人越多,免费搭车问题越严重,因为人们都会设想,自己的行为公共物品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他就更有可能不承担成本而享受公共物品的好处。 集体行动的困境: 奥尔森(Mancur Olson ) 《集体行动的逻辑》 3. 搭便车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需要政府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政府具有强制性权力,因而有可能超越“搭便车”困难。 政府可以让每个公民报告自己从公共物品中得到的好处,然后将这个好处加总起来与成本进行比较,如果好处超过成本,就提供;反之,就不提供。 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由税收来承担,政府可以对每个享受公共物品好处的人征税。但是税收应该怎么征收呢? 一个简单的办法是按照每个人报告的好处来征收税收,但是这种方法不会诱使人们说真话。因为每个人知道,自己的支付不会显著改变某公共产品供给数量,那么,他就会尽量低报以实现少花钱而享用同样数量公共产品; 而一个人如果知道无论自己报告多少税收是给定的,那么他就会多报,这样可以提高公共产品的消费量,而自己不必多花钱。 3. 搭便车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有以下几种确定征税额度的方法: ★一致同意规则(林达尔均衡) ★需求显示法 3. 搭便车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4. 需求显示 机制设计: 需要设计一种激励机制“诱使”人们说真话, 这便是所谓的机制设计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 需求显示法:Vickrey-Clarke-Groves Mechanism. 4. 需求显示 假设有甲、乙、丙三个人,要在A、B、C三个公共产品方案中选择一个作为最终的集体行动方案。 每个人为了使得自己偏好的那个项目得到实施,都会夸大自己在该项目上的收益,而缩小自己在其他项目上的收益,这会导致政府最终实施了一个并不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项目。 4. 需求显示 为了解决搭便车问题,经济学家试图揭示人们的真实偏好: 假设下表是报告的结果,是三个方案实施能够给三个人带来收益的货币衡量值。 怎样才能保证这个报告结果是真实的呢? 4. 需求显示 怎样才能保证这个报告结果是真实的呢? 方案 居民 A B C 甲 30 10 5 乙 10 40 20 丙 25 5 10 首先加总各个方案的价值,每个方案的合计值称为其社会价值。 在这个例子中,A、B、C三个方案的社会价值分别为65、55、35,A方案的社会价值最大,我们认为它对社会是最优的,因而集体的行动方案应该是A。 4. 需求显示 在甲未加入前,B方案是最优的,它给乙和丙带来的最福利为45; 由于甲的加入,A变为最优方案,它给乙和丙带来的最福利为35; 如果某人的加入使得最优选择方案出现了变化,那么此人就被称为“Pivot”。显然,甲是Pivot。 由于甲的加入,乙和丙的福利下降了10,所以甲给乙和丙带来的负外部性为10。 4. 需求显示 Pivot的加入使得社会最优方案产生了变化,其他人的福利状况因而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说, Pivot的加入给其他人带来了外部性。 为了矫正这种外部性,应该对Pivot征税,征税额应该是多少呢? 将外部性全部内在化! 对Pivot的征税的额度应该刚好等于他带来的外部性。 4. 需求显示 以甲为例: 在甲未加入前,B方案是最优的,它给乙和丙带来的最福利为45; 由于甲的加入,A变为最优方案,它给乙和丙带来的最福利为35; 由于甲的加入,乙和丙的福利下降了10,所以甲给乙和丙带来的负外部性为10,因此他应该缴纳的税收是10。 4. 需求显示 如果某人的加入没有使社会最优方案产生变化,那么这个人就不是Pivot,他的加入也不会给其他人带来外部性,他不应该承担税收。 在前面的例子中,无论乙加入与否,最优的方案都是A,因此乙不是Pivot,他也无需缴纳税收。 4. 需求显示 4.需求显示 需求显示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激励每个参与者说出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真实信息,从而可以使投票者得到的公共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最大限度地接近投票者的偏好结构。 其缺点是实施起来会使得某些参与人的福利下降,甚至还比不上未参与之前的福利水平,所以需要强制实施(不满足参与约束)。 * * Using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receding slide, we can classify most goods in one of the four categories on this slide. As each example displays, explain why it belongs to its category/classification. E.g., food is a private good becaus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