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doc

发布:2017-02-15约3.94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儒洋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高魁 年 级: 新高一 课时数:2A 辅导科目: 数学 学科教师: 许攀 课 题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初步了解属于关系和集合相等的意义;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初步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并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重点、难点 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集合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考点及考试要求 教学内容 一、集合的概念 1.请看下列一组语句: (1)在非洲大草原上,一群大象正缓步走来; (2)蓝色的天空中有一群鸟在欢快地飞翔; (3)高一(4)班教室里一群学生在上数学课; 以上描述中“一群大象”,“一群鸟”,“一群学生”这些概念有什么共同特征? 2、推进新课 (1)集合、元素 举例: 一条直线可以看作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集合 一个平面可以看作由(无数条直线)组成的集合 “young中的字母”构成一个集合,其元素是y ,o, u, n, g “book中的字母” 构成一个集合,其元素是b,o,k 集合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判断下列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参加北京奥运会的男运动员 某校比较聪明的学生 本课中的简单题 小于5的自然数 方程的实根 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   (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不属于”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 三、集合的特性 ①确定性: 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②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③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注:   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2、“∈”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方法:怎样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 四、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由方程 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1}.   注:(1)有些集合亦可如下表示:     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51,52,53,…,100}     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1,3,5,7,…}   (2)a与{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格式:{x∈A| P(x)}?   含义:在集合A中满足条件P(x)的x的集合。   例如,不等式 的解集可以表示为: 或 ????? 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注:(1)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去竖线及左边部分。 ??????? 如:{直角三角形};{大于104的实数}   (2)错误表示法:{实数集};{全体实数}   3、文氏图(Venn图示法):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如:“book中的字母” 构成一个集合 注:何时用列举法?何时用描述法?   (1) 有些集合的公共属性不明显,难以概括,不便用描述法表示,只能用列举法。   如:集合   (2) 有些集合的元素不能无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不便于、不需要一一列举出来,常用描述法。   如:集合 ;集合{1000以内的质数} 注:集合 与集合 是同一个集合吗? 答:不是。   集合 是点集,集合 = 是数集。 五、集合的分类:有限集与无限集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