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说课稿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docx
4.2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说课稿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4.2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选自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展开:
1.海洋权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
3.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制定背景;
4.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5.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现状与挑战;
6.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未来展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使其能够理解和尊重海洋环境,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通过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和海洋发展战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探讨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现状与挑战,鼓励学生参与海洋资源的调查与保护活动。
4.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了解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未来展望,激发学生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海洋权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重点讲解海洋权益的定义,以及海洋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战略意义。例如,通过分析海洋油气资源对国家能源安全的贡献,使学生理解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详细讲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如渔业资源、油气资源、海洋能源等,以及它们在我国的分布情况。例如,通过介绍东海、南海等海域的资源分布,让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和战略目标,如“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例如,通过分析《中国海洋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的关键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全貌。
2.教学难点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解释如何在保障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进行海洋环境保护。例如,探讨如何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生态保护,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的实质。
-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现状与挑战:分析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破坏等。例如,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未来展望:预测和探讨未来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海洋权益争端等。例如,通过讨论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海洋资源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配备湘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课堂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海洋资源分布图、海洋发展战略图表、海洋权益相关的视频资料等,以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求,布置教室环境,包括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同时,确保教室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以便播放视频和展示图表。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我国美丽海洋风光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向往和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海洋资源种类和特点,为学习本节课的海洋权益和海洋发展战略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4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海洋权益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情况。
-举例说明:以东海油气资源开发为例,说明海洋权益对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以南海渔业资源分布为例,说明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性。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制定背景,探讨如何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绘制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并标注主要资源类型。
-教师指导:在学生绘制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准确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情况。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海洋权益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与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辩证关系。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对海洋权益保护的作用”的短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强调作业要求,提醒学生按时完成,并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知识点梳理
1.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的定义:指国家在海洋领域所享有的主权权利和利益。
-海洋权益的重要性:海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国家的能源安全、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外交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