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docx
4.3.1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包括海洋权益的基本概念、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以及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中的“海洋地理”章节相关联,学生需要掌握海洋地理的基本知识,如海洋的分布、海洋资源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海洋权益和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相关内容。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视野,理解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提升地理实践力,通过分析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通过探讨海洋发展战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科基础,对地理环境、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在知识方面,学生对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资源的分布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海洋权益和海洋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掌握不足。在能力方面,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等地理工具进行分析,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的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地理学科兴趣不高的情况。在行为习惯上,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但个别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这些学情特点对课程学习有一定的影响。首先,学生在理解海洋权益和海洋发展战略时,可能会遇到概念较为抽象的问题,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次,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教师应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此外,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有所收获。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教材,以便学生跟随教材内容学习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相关知识。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海洋地图、海洋权益分布图、海洋资源利用图表以及相关视频资料,以多媒体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故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便利的讨论空间,同时确保教室环境安静,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海洋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洋景观,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
2.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后,提问学生:“海洋对我们生活有哪些重要意义?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海洋?”
3.学生回答: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海洋的认识和保护海洋的想法。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讲解海洋权益概念:介绍海洋权益的定义、类型和重要性。
2.分析我国海洋权益现状:展示我国海洋权益分布图,讲解我国海洋权益的优劣势。
3.介绍我国海洋发展战略:讲解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背景、目标和主要措施。
4.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我国海洋权益面临哪些挑战?
-如何有效保护我国海洋权益?
-个人在保护海洋权益方面能做些什么?
2.小组汇报: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学生:请列举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提问学生: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法律法规?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个与海洋权益相关的时事问题,如:“我国如何应对南海争议?”
2.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小组汇报: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海洋权益、我国海洋权益现状、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2.强调学习重点:海洋权益的重要性、我国海洋权益的现状和海洋发展战略。
七、作业布置(2分钟)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2.布置思考题:让学生思考:“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为保护海洋权益做些什么?”
教学时间:45分钟
六、知识点梳理
1.海洋权益概述
-海洋权益的定义:国家在海洋领域享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海洋权益的类型: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等。
2.我国海洋权益现状
-领海: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部分海域。
-专属经济区:我国专属经济区宽度为200海里,涉及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广阔。
-大陆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