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化学精品课件-广西医科大学-第12章 肝的生物化学.ppt

发布:2018-07-06约7.6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一 节 肝脏具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 肝脏还有肝静脉和胆道系统两条输出通路; 肝具有丰富的血窦; 含有数百种酶,是“人体化工厂”; 具有分泌、排泄和生物转化功能。 (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作用:维持血糖浓度恒定,保障全身各组织,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不同营养状态下肝内如何进行糖代谢? 饱食状态 肝糖原合成↑ 过多糖则转化为脂肪,以VLDL形式输出 空腹状态 肝糖原分解↑(葡萄糖-6-磷酸酶) 饥饿状态 以糖异生为主 ※脂肪动员↑→酮体合成↑→节省葡萄糖 (二)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回顾:肝内进行的脂类代谢主要有哪些? 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合成及酯化、酮体的生成、胆固醇的合成与转变、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的合成 (VLDL、HDL、apo CⅡ)、脂蛋白的降解 (LDL) 肝在脂类代谢各过程中的作用 消化吸收 分泌胆汁,其中胆汁酸为脂类消化吸收所必需 合成 脂肪酸、甘油三酯、酮体、 胆固醇 、磷脂 分解 脂肪酸的β氧化、 胆固醇的降解与排泄、LDL 的降解 运输 合成与分泌 VLDL; HDL; apo CⅡ; LCAT (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代谢 在血浆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合成与分泌血浆蛋白质(γ球蛋白除外) 清除血浆蛋白质(清蛋白除外) 在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 氨基酸的脱氨基、脱羧基、脱硫、转甲基等(支链氨基酸除外)。 清除血氨及胺类,合成尿素。 (四)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维生素的储存 是Vit A、E、K和B12的主要储存场所 维生素的运输 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合成,Vit D结合蛋白的合成 维生素的转化 Vit D3 → 25-(OH)-Vit D3 水溶性维生素→辅酶的组成成分 (五)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激素的灭活 (inactivation of hormone) 激素主要在肝中转化,降解或失去活性的过程称为激素的灭活。 第 二 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 *生物转化的定义 机体将一些非营养性物质进行各种代谢转变, 使其极性增强,水溶性增高,易于随胆汁或尿液中排出体外,这种体内转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作用 (biotransformation) 。 二、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 概 述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一)氧化反应--最多见的生物转化反应 1. 微粒体依赖P450的加单氧酶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依赖P450的加单氧酶。 存在部位:微粒体内(滑面内质网) 组成:Cyt P450,NADPH+H+,NADPH-细胞色素 P450还原酶 催化的基本反应 RH+O2+NADPH+H+ ? ROH+NADP++H2O (二)还原反应 *硝基还原酶类 (nitroreductase) *偶氮还原酶类 (azoreductase) 还原产物:相应胺类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 *生物转化的定义 机体将一些非营养性物质进行各种代谢转变, 使其极性增强,水溶性增高,易于随胆汁或尿液中排出体外,这种体内转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作用 (biotransformation) 。 二、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 概 述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1.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最多见的结合反应 * 葡萄糖醛酸基的直接供体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 (UDPGA) 糖醛酸代谢途径 葡萄糖醛酸途径(glucuronate pathway)是葡萄糖氧化的另一条次要途径,葡萄糖通过这个途径可以转换为两个特殊的产物:D-糖醛酸和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 葡萄糖醛酸在外来有机化合物的解毒和排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L-抗坏血酸或称为维生素C,更是人等许多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2. 硫酸结合反应 * 硫酸供体 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PAPS) 3. 乙酰基结合反应 4. 谷胱甘肽结合反应 6. 甲基化反应 连续性:一种物质需要几种生物转化反应连续进行 多样性与复杂性:同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不同的生物转化过程实现转化 解毒、致毒的双重性:多数物质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或消失,但也有毒性反而增强的,如 第 三 节 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 一、胆汁 二、胆汁酸的代谢 胆汁酸合成的调节 乙酰CoA 胆固醇 胆汁酸 (三)胆汁酸的功能 第 四 节 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胆色素(bile pigment)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 正常情况下,主要随胆汁排出体外。因其具有一定的颜色,故称胆色素。 血红素加氧酶:胆红素生成的关键酶,可受多种刺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