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作业设计方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发布:2025-01-02约1.18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2

作业涉及教科书版本:统编版年级及册次: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

作业设计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一、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整体性作业设计思路说明

本单元上承“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下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分为两个专题,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和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构成了第一个专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对应第二个专题“人民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方位、全民族的抗战,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专制统治的斗争,是这两个专题的主要线索。

二、单元作业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课标、学情制定了如下的单元作业目标:

序号

单元作业目标描述

核心素养

侧重点

1

通过对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华民族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进程的学习,用时间轴和地图渗透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

2

通过对地图史料、报纸史料以及地方史、儿童史、宗教史、民族史等多种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史料价值的能力

史料实证

3

通过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解释历史核心概念“全民族觉醒”,通过对《义勇军进行曲》两个版本的探讨,让学生在借鉴已有历史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对现代民族国家凝聚力的自己的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4

以全国抗战时期三个阶段即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为时间主线,勾勒出全国抗战的主要线索,形成对抗日战争的整体认识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5

结合史料分析全民族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进行抗战的史实,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感悟抗日战争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所起的积极作用,增强民族责任意识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6

学会用时间轴或年度尺的形式,梳理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进程中的历史大事件

时空观念

7

结合图片、史料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三、单元作业设计

根据课标要求和课程需要,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第22课和第23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作业设计。本主题共设2个课时,整合后的单元作业设计为:1次单元课前预学;2课时的课中作业;1次单元课后作业(含一套试题和选做的发展性分层作业)

第一课时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

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作业一

1.预习教材P135--136,下列时间轴反映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的相关事件,请对时间轴加以完善。问题:从时间轴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侵华过程;侵华形势特点;侵华背景)

以时间为序,梳理相关史实(时空观念)

全班学生

5分钟

0.95

作业二

2.阅读教材P136--P138,在以下时间轴上梳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本史实。

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全班学生

8分钟

0.85

发展性作业

【阅读相关书籍和影视作品】:

书籍:

《中国抗日战争史》作者:张宪文

《寻找真实的蒋介石》作者:杨天石

《张学良口述历史》作者:唐德刚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作者:王希亮

电影:《南京1937》《东京审判》

《南京!南京!》《八佰》

纪录片:《二十二》《幸存者》

以自主学习、实践探究等形式,为不同学习水平学生提供分层、弹性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要

部分学生

40分钟

0.55

课中

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

问题探究1:概括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唯物史观)

材料一:1927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投资占整个中国投资的80%。日本进口的豆类、煤、生铁、豆饼等大多来自东北。——今井清一《日本近现代史》

材料二: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那。——《田中奏折》

材料三: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工业总产值、批发物价下降了30%以上,进口额下降44%,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日本国内矛盾激化,经济危机也引起了政治危机。——《日本侵华七十年史》

材料四:“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蒋介石对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