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离骚》教学课件(修改版).ppt

发布:2018-03-14约4.06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引问二: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找出文中的诗句) * 国籍: 特长: 人生格言: 个人成就: 战国时期楚国人 写 作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离骚》与 《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分别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代表作: 波兰哥白尼 英国莎士比亚 意大利但丁 “一个坚贞的爱国者” 屈原出身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又由于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等人的嫉妒,屈原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受秦国使者张仪欺骗客死秦国后,又被顷襄王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抑,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个人简历: “一位不朽的王者”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王者,诗国的一颗巨星,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后人也因此将《诗经》 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屈原的作品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始终怀有“虽九死而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 ①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打破了《诗经》四言的格式,创造出句法参差的体裁。 ②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离骚》代表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即“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 2464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倾诉其对于楚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叙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离骚》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离骚》图 ⑦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 )。 ⑧步余马于兰皋( ) 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⑨制芰荷( )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⑩高余冠之岌岌( )兮, 长余佩之陆离。 ①余虽好修姱( )以鞿( )羁兮, 謇( )朝谇( )而夕替。 ②既替余以蕙纕( )兮, 又申之以揽茝( )。 ③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 )谓余以善淫。 ④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 )规矩而改错。 ⑤忳( )郁邑余侘傺( )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⑥宁( )溘( )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kuā jī jiǎn suì xiāng chǎi zhuó miǎn tún chàchì nìng kè gāo gòu  jí jí jì 播放《离骚》朗读录音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语句 译文 长长地叹息我揩着眼泪, 哀伤百姓生活太过艰难。 虽然喜好修洁自我约束, 可早晨直谏到晚上被贬。 叹息 眼泪 崇尚 修洁而美好 束缚 名作状,在早上 已因我佩戴蕙兰作罢黜, 又重复加上采白芷罪名。 因为 名作状,用蕙兰做 重复,再三 采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