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PAGE
PAGE4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选择题
1.人体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裂开,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关系为()
A.x>y>z B.y>x>z
C.z>y>x D.z>x>y
解析: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质具有肯定的浓度,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水分子进出平衡。
答案:D
2.把体积相同的10%(质量分数)葡萄糖溶液和10%(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初始状态其分子移动的方向是()
A.葡萄糖分子向蔗糖溶液中移动
B.蔗糖分子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
C.水分子从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
D.水分子从葡萄糖溶液向蔗糖溶液中移动
解析:葡萄糖是单糖,而蔗糖是二糖,其相对分子质量较葡萄糖要大,因而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两溶液中,1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较小,而10%葡萄糖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则较大,因此,蔗糖溶液中水分子密度大,葡萄糖溶液中水分子密度小,所以水分子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中移动。
答案:C
3.将盛有肯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所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将盛有肯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放入蒸馏水中,透析袋相当于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即不能从透析袋进入蒸馏水中;而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即能进出透析袋。因此,随着时间的增加,透析袋内的蔗糖溶液浓度渐渐下降,当下降到肯定程度时,由于受到透析袋体积的限制,进入其中的水分子不再增加,蔗糖溶液浓度不再发生改变,即B图曲线所示。
答案:B
4.为探讨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探讨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测定植物a细胞液浓度的试验方案,试验结果如下表:
浓度(mol/L)
0.15
0.2
0.25
0.3
质壁分别状况
不分别
刚分别
显著
显著
他们又测定了b地土壤溶液浓度。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该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A.≥0.2 B.≤0.2
C.≥0.3 D.0.2
解析:植物a细胞液浓度在0.15~0.2之间,所以b地土壤溶液浓度必需小于0.2。故选D。
答案:D
5.用相同的培育液分别培育植物甲和植物乙的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育液中各种成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育液(各成分相对含量为100%)中相应成分作比较,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同种植物对同种离子的汲取量不同
B.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汲取量不同
C.植物甲对水分子和Mg2+的汲取量不成比例,汲取水的量大于汲取Mg2+的量
D.植物乙根细胞膜上SiOeq\o\al(4-,4)的载体比植物甲根细胞膜上Mg2+的载体多
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植物甲和植物乙分别对Mg2+和SiOeq\o\al(4-,4)的汲取量不同,因此A、B项正确。由于此题比较的是一段时间后培育液中各种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原培育液中相应成分百分含量之比,因此,若比值大于100%,说明培育液中此成分的百分含量较之前含量增大,植物对水的汲取量大于对该成分的汲取量。分析图可知,植物甲对水分子的汲取大于对Mg2+的汲取量,即C项正确。此题比较的是含量百分比,不是数量,因此无法推断SiOeq\o\al(4-,4)的载体与Mg2+的载体哪个更多,D项错误。
答案:D
6.用相同的完全培育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育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二者的吸水率几乎相同的状况下,72h后原培育液中的部分别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所示的改变(表中数据为72h后溶液中部分别子浓度占试验起先时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K+
Mg2+
Ca2+
SiOeq\o\al(4-,4)
水稻
17.0
105
117
19.5
番茄
19.1
85
59.6
118
A.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须要量不同,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汲取量也不同
B.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汲取具有选择性
C.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eq\o\al(4-,4)须要量大,对Ca2+须要量小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汲取速率与溶液中该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
解析:对表中每一列数据分析可知,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须要量及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汲取量不同,水稻汲取的SiOeq\o\al(4-,4)较多,对Ca2+、Mg2+汲取少。而番茄汲取的Ca2+、Mg2+较多,对SiOeq\o\al(4-,4)汲取少。由表中数据不能得出植物对各种离子的汲取速率与溶液中该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的结论。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7.将等量的NHeq\o\al(+,4)、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