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不拖拉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3我不拖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第三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中的“3我不拖拉”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认识时间,了解时间对生活的重要性;2.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守时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克服拖拉现象;4.通过故事、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守时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珍惜时间的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守时意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规划与执行任务的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3.增进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集体中相互尊重、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4.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思考、主动解决的能力,提高道德判断力和法治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养成守时的习惯。2.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克服拖拉。
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2.帮助学生找到克服拖拉的有效方法。
解决办法:1.通过生动的故事导入,引发学生对时间价值的思考,结合日常实例,加深理解。2.设计时间管理小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克服拖拉的经验,教师总结并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4.家校合作,布置与时间管理相关的课后任务,巩固所学,形成良好习惯。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时钟、教学用计时器、小组讨论用白板。
2.软件资源:统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学PPT、时间管理小游戏。
3.课程平台:学校多媒体教学平台。
4.信息化资源:与时间管理相关的动画短片、电子计时工具。
5.教学手段:故事讲述、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实践操作、课后任务。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活动: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拖拉的小猴子》。大家要认真听,思考故事中小猴子为什么会错过比赛呢?
2.学生活动:聆听故事,思考问题。
3.教师活动:故事听完了,哪位同学来说说看,小猴子为什么会错过比赛?
4.学生活动: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环节:学习新课(10分钟)
1.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刚才听了小猴子的故事,知道了拖延会导致不好的结果。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做到“我不拖拉”。首先,我们要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2.教师活动:请大家看看手中的时钟,说说时钟的作用。
3.学生活动:观察时钟,回答问题。
4.教师活动:很好,时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时间,合理安排时间。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守时呢?
5.教师活动: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如何克服拖拉。
6.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享经验。
7.教师活动:同学们,刚刚你们讨论得很热烈,现在请各小组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
8.学生活动:分享讨论成果。
第三环节:实践操作(10分钟)
1.教师活动: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个时间管理的小游戏。请大家按照PPT上的提示,完成相应的任务。
2.学生活动:参与时间管理小游戏,完成任务。
3.教师活动:游戏结束,大家觉得这个游戏有什么意义?
4.学生活动:回答问题,总结游戏意义。
第四环节:总结提升(5分钟)
1.教师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时间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克服拖拉。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学生活动:总结课堂收获。
3.教师活动:很好,希望大家能够将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做到守时、不拖拉。
第五环节:课后任务(课后自主完成)
1.教师活动:课后,请同学们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时间表,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
2.学生活动:完成课后任务,与家长共同制定时间表。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和时间赛跑》绘本,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进一步体会时间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小学生时间管理手册》节选,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时间管理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使用情况,分析自己的时间管理是否合理,并提出改进措施。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家庭时间管理计划”的制定,实践课堂所学,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我的时间我做主”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心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管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板书设计
①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知识点:时间的重要性、守时习惯、合理安排时间、克服拖拉。
-关键词: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