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设施布置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设施布置 第一节 基本问题与基本分类 一、基本问题 在给定范围内,对多个经济活动单元进行位置安排。其目的是合理安排企业内各种物质设施,为其生产立运作服务,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果。 基本问题: (1)所包括的经济活动单元 (2)每个单元所需空间 (3)单元空间形状 (4)每个单元在设施范围内的位置 二、影响企业经济活动单位构成的因素 (一)企业的产品? (二)企业规模 (三)企业的生产专业化水平与协作化水平 (四)企业的技术水平 三、设施布置的基本类型及其选择 (一)工艺对象专业化布置(process layout) 主要课题是:如何设置各个不同的经济活动单元使本来无序的物流稍加有序。 (二)产品对象专业化设置(product layout) 主要课题是:如何使每一单元的操作时间大致相等——生产线平等问题。 (三)混合布置(hybrid layout) (四)固定布置(fixed layout) 四、设施布置类型选择中的其他影响因素 (一)所需投资 (二)物料搬运 好的设施布置可使搬运成本大为减少。 (三)柔性 对生产变化的适应性和容易改变设施布置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四)其它 劳动生产率;相邻设施不宜差别过大;设备维修空间;工作环境;人的情绪(交流等)。 第二节 工艺对象专业化和产品对象专业化的布置方法 一、工艺对象专业化布置方法 汇集有关信息和数据 包括各经济活动单元所需的空间面积;可利用空间大小(或现有布置图);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它约束条件。 图7-1 某机械厂设施布置改造 (a)各单元所需空间面积 (b) 现有块状区划图 (c) 物料从至表 (d) 关系重要程度分类表 2,作出块状区划图 先作出初步的块状区划图。反复试行,从相关性最重要的单元开始,遇到约束条件,再进行调整直至满意。 进行不同方案比较时,当物料搬运量,通讯联络等因素相对重要时,可用负荷距离来比较方案的优劣: (7-1) 例中,原方案 =785,修正后的方案, =400,有了很大改进。 3,作出最终详细方案 (二)其它方法 模拟实验法(小型布置) 数学规划法(线性规划、目标规划法,)求出使总负荷量最小的布置方案,然后再结合考虑其它定性因素,(物流量等负荷移动量较大时)。 计算机辅助布置方法,不刻意求优解,而只求满意解或可行解(大型的设施布置) (1) ALDEP(Automated Layout Design Program) 使用重要程度分类表来进行布置方案设计。 第一步,随机选取一个活动单元,然选取一其有最强相对关系(A或E)的单元为第二个;同样选与第二个有最强相对关系的单元为第三个,依此类推,直到找不到有较强关系的单元,再随机选取下一个。并给每个方案打一个综合评价分数(如把相对关系的字母变成数字打分,计算总负荷数等),供决策者考虑。 (2) CRAFT (Computerized Relative Allocation Of Facilities Technique) 是一种启发式方法。以物料总运输费用最低为原则逐次对初始布置方案进行以寻找满意方案。基本方法是使用从—至表,通过将两单元的位置相互对换求得可行解。CRAFT方法求得的最终解与初始布置方案有关,通常需要从若干个不同的初始布置方案求得几个最终解。再从中比较取舍。 二、产品对象专业化的布置方法 主要希望每一工作地的工作任务都大致相等,减少或消除忙闲不均的现象——生产线平衡问题。另一目的是,通过合理设计使工作地的数目尽量少,以减少人员,提高效率。 装配线平衡的步骤: (1) 用流程图表示作业先后关系。图中园圈表示单个作业,箭头表示作业操作顺序。 (2) 计算生产节拍C: C=每一天的生产时间/每天计划产量。 (3) 计算满足节拍要求的最少工作地理论值: =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总量(T)/节拍(C) (4) 选用将作业分配到各工作地的第一规则,若该规则遇到问题则采用第二规则(所选出作业不唯一)。 (5) 向第一个工作地分配作业,一次一项,逐项增加,直至该工作地工序时间(所分配到的作业时间之和)等于节拍,或再增加一个作业就大于节拍为止。重复该过程向工作地2分配作业,直至所有作业分配完毕为止。得实际工作地数 。 (6) 计算装配线效率: 效率=完成作业所需时间总量(有效运作时间)T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