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引纬详解.ppt

发布:2016-03-24约7.42千字共1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引纬 作用:纬纱引入梭口,完成经 纬纱交织 载体: 1、梭子 200 2、喷气 1500~1700,3000 3、喷水 1700~2000,2800 4、片梭 1400 5、剑杆 1100~1300,1500 6、载纬器 2000以上,5000 引纬能力:入纬率 每分钟引入的纬纱长度米数(m/min) 第一节 有梭引纬 有梭织机 自动换梭织机(下投梭机构) 自动换纡织机(中投梭机构) 上投梭机构 一、梭子 1、梭子工作特点 2、要求 (1)质地坚牢,略有弹性,不易    裂开 (2)流线型 表面光滑 (3)重量不易过大 3、类型 (1)尖头梭 (2)边尖平头梭 4、共同点 (1)纬纱槽—前壁凹槽 (2)底部中间长槽 (3)梭子重心在梭子轴心偏后偏下 (4)后壁底角随织机而不同 (5)纬纱气圈和纬纱张力调节装置 二、投梭机构 1、下投梭机构 (1)作用原理(传动路线) (2)特点  a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b摩擦、冲击  投梭棒顶端,圆弧运动, 活套皮结;中心轴一转,投 梭两次。 2、铁鞋式中投梭机构 3、四连杆中投梭机构 三、梭子引纬运动分析 梭子运动过程 1、击梭(加速) 25~40o 2、自由飞行(等减速) 90~120o 3、制梭 40~50o 4、静止 150~190o (一)梭子在梭口中自由飞行 1、梭子在梭口中自由飞行 Vj=6(Lk+Ls)Nε/(αc-αj) ε=1.02~1.15 分析(1)Vj与Lk+Ls、N、(αc-αj) a(上机条件) (2)Vj实Vj ;Vj实Vj 10%(保险) (3)电子护经装置 (4)早投梭迟开口工艺(降低投梭力) 前提—梭口清晰 2、梭子沿钢筘运动 (1)梭子压向筘面的惯性力 负加速区域 (2)筘弧和板弧 离心力=梭 重的1/4 筘弧和板弧并不是必须的 (可以取消) (二)击梭 击梭工艺参数 1 投梭动程 决定梭子初速度,决定梭子按时出梭口。 a、定义 投梭棒向织机内侧移动的距离。 b、表示方法 c、调节方法 侧板回转支点沿其 托架长槽上下移动。 d、影响 过大,过小 2 投梭时间 决定梭子按时入梭口。 a、定义:静态时,开始投梭的时间,即皮结开始推动梭子的时间,也就是投梭转子接触投梭鼻。 b、表示方法 角度法:投梭时,曲柄转离前死心的位置角。 距离法:投梭时,胸梁内侧面与筘面的距离。 c、调节方法 移动投梭转子在投梭盘上的位置 投梭时间与投梭动程调节顺序 d、影响 (三) 制梭 1、梭子与制梭板斜碰撞 2、制梭铁和梭箱前板对梭子摩 擦制梭 3、皮圈在皮圈架上滑行的摩擦 制梭及三轮缓冲装置制梭。 三轮缓冲作用: (1)保护皮圈 (2)使梭子定位稳定 四、自动补纬装置 (一)探纬诱导部分 (二)自动换梭部分 五、有梭织机的多色纬织造 编制梭箱钢板链的原则: (1)多用顺序,少用间隔,不用1-4; (2)投纬数多的梭子尽量放在上面的梭箱; (3)浅色纬纱的梭子尽量放在第1或第2的梭箱; (4)强捻纬纱或结子纬纱尽量放在第2或第3的梭箱;若有两种结子纬纱,宜相间配置。 一、片梭 二、扭轴投梭 扭轴部分——加扭投梭 四连杆部分——自锁 投梭凸轮部分——输能 液压缓冲部分——缓冲(油压) 机构特点: ①梭速与扭角有关,与车速无关 ②机构耗能小而均匀 ③液压缓冲 三、制梭 位置Ι,正常 位置Ⅱ,制梭力不足 位置Ⅲ,制梭力大 四、引纬过程 片梭到位 纬纱交接 击梭 制梭与片梭回退 夹纱 剪纬 钩纱 六、片梭引纬品种适应性 1、片梭质量轻,体积小,适应高速阔幅。织机转速达470r/min,幅宽达540cm 2、梭夹夹持力大,适应于各种线密度的纬纱。4~2000tex 3、片梭的启动加速度太大(约为剑杆引纬的10~20倍),不适于强力低的细弱纬纱引纬。 4、纬纱在梭口中保持伸直,位置较正,不会产生纬缩疵点。 5、织机的机构复杂,价格高,适宜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 6、折入边,回丝少。 7、适用织物:精纺毛织物、工业用织物、装饰织物、特阔高档棉型织物、细布、府绸、卡其类织物。 第三节 剑杆引纬 Weft insertion with rapier 两只杆状或片状做往复运动的剑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