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2019版).docx
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2019版)
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2019版)
一、
(1.1概述)
本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医疗机构投诉处理工作,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通过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公正、有效地处理患者投诉,维护医疗机构形象,促进医疗机构持续改进。
(1.2文章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引言、、结论。部分详细阐述了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诉范围、投诉渠道、投诉处理程序、投诉处理结果及责任追究等。
(1.3目的)
制定本管理办法的目的如下:
1.规范医疗机构投诉处理工作,提高投诉处理效率;
2.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3.促进医疗机构持续改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增强医疗机构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二、
①投诉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诊疗结果等方面引起的患者投诉。
②投诉渠道
1.直接向医疗机构投诉;
2.向医疗机构上级主管部门投诉;
3.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投诉;
4.通过社会公众服务平台投诉;
5.通过其他合法途径投诉。
③投诉处理程序
1.接到投诉后,医疗机构应在24小时内进行登记,并告知投诉人;
2.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3.在调查核实过程中,医疗机构应保护投诉人隐私,不得泄露投诉人信息;
4.根据调查核实结果,医疗机构应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告知投诉人;
5.对投诉处理结果不服的,投诉人可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申请复查。
④投诉处理结果
1.对投诉事项属实,医疗机构应立即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并向投诉人道歉;
2.对投诉事项部分属实,医疗机构应采取措施,改进工作,并向投诉人说明情况;
3.对投诉事项不属实,医疗机构应向投诉人说明情况,并做好解释工作。
⑤责任追究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投诉处理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证书等处罚:
(1)拒绝接受投诉的;
(2)未按规定进行调查核实的;
(3)未按规定作出处理决定的;
(4)泄露投诉人信息的;
(5)其他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为。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投诉处理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1)故意拖延处理时间的;
(2)故意隐瞒事实的;
(3)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4)其他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为。
三、结论
本管理办法的制定,旨在规范医疗机构投诉处理工作,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医疗机构能够及时、公正、有效地处理患者投诉,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3.2展望)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投诉处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未来,医疗机构应进一步优化投诉处理流程,提高投诉处理效率;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增进医患信任。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投诉处理工作的监督,确保患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