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2019版).docx

发布:2025-03-14约1.4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2019版)

一、主题/概述

《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2019版)》是我国医疗机构在处理患者投诉方面的重要法规文件。该办法旨在规范医疗机构投诉处理程序,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办法明确了投诉的定义、处理流程、责任追究等内容,对于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分项列出)

1.小投诉定义与处理原则

投诉定义:患者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医疗费用等方面提出的批评和建议。

处理原则:公正、公开、及时、有效。

2.小投诉渠道与受理

投诉渠道:患者可以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现场等方式向医疗机构提出投诉。

受理:医疗机构应设立投诉接待机构,负责接收、登记、处理投诉。

3.小投诉处理流程

接收投诉:医疗机构接到投诉后,应立即登记,并告知投诉人处理时限。

调查核实:医疗机构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核实。

处理决定:根据调查结果,医疗机构应作出相应处理决定,并及时告知投诉人。

跟进落实:医疗机构应跟踪投诉处理结果,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小责任追究

责任主体: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应承担相应责任。

责任追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5.小投诉信息管理与公开

投诉信息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投诉信息管理制度,对投诉信息进行分类、归档、分析。

投诉信息公开:医疗机构应定期公开投诉处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三、详细解释

1.投诉定义:投诉是指患者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医疗费用等方面提出的批评和建议。投诉可以是口头、书面或电子形式。

2.投诉渠道与受理:投诉渠道包括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现场等方式。医疗机构应设立投诉接待机构,负责接收、登记、处理投诉。投诉登记应包括投诉人信息、投诉事项、投诉时间等内容。

3.投诉处理流程:医疗机构接到投诉后,应立即登记,并告知投诉人处理时限。调查核实阶段,医疗机构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包括查阅病历、询问相关人员等。处理决定阶段,根据调查结果,医疗机构应作出相应处理决定,并及时告知投诉人。跟进落实阶段,医疗机构应跟踪投诉处理结果,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责任追究: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应承担相应责任。责任追究包括行政处分、经济赔偿等。

5.投诉信息管理与公开: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投诉信息管理制度,对投诉信息进行分类、归档、分析。投诉信息公开包括定期公开投诉处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四、摘要或结论

《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2019版)》明确了医疗机构投诉处理程序,规范了投诉渠道与受理、处理流程、责任追究等内容。该办法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合法权益,促进医疗机构内部管理。

五、问题与反思

①投诉处理过程中,如何确保投诉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②如何提高医疗机构投诉处理效率,缩短处理时限?

③如何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减少投诉发生?

1.《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2019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