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探究秋叶的秘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苏教版.docx
9《探究秋叶的秘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苏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探究秋叶的秘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苏教版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天里的秘密”,主要围绕秋叶展开探究。教材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秋叶的变化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素养:能够观察秋叶的颜色、形状和结构,提出观察中的疑问,参与小组讨论,记录观察结果,形成对秋叶变化的基本认识。
2.环保意识素养:理解树叶变化与季节更替的关系,培养保护植被、关爱环境的意识。
3.信息处理素养:能够整理观察数据,通过图表等方式呈现树叶变化,提升信息的整理与表达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季变化的基本概念,能够区分不同季节的特征,对秋天的落叶现象有所了解,但具体到树叶变化的科学原理和细节,他们尚未深入掌握。
2.一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学习兴趣浓厚。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正在发展中,喜欢通过直观的观察和实践活动来学习新知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风格存在差异,有的喜欢独立探索,有的偏好合作交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观察树叶细节时的耐心不足,对科学术语的理解困难,以及在实验和记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不准确、记录不完整等问题。此外,将观察到的现象抽象成科学概念,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每人一本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收集秋叶的图片、秋天的视频资料,以及相关的科普文章。
3.实验器材:每组准备放大镜、记录表、彩笔等,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划分为观察区、讨论区和实验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秋天的视频,展示不同树叶的变化,让学生初步感受秋天的气息。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树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秋天树叶为什么会变色和掉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学目标:理解树叶变色和掉落的科学原理,培养观察和探究能力。
2.教学重点:树叶变色和掉落的原因,以及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3.讲解过程:
a.展示树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结构。
b.介绍树叶中的叶绿素和其他色素,以及它们在秋天变化的原因。
c.解释树叶掉落与植物生长周期的关系。
d.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秋叶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观察教室内的秋叶,记录树叶的颜色、形状和结构特点。
2.小组汇报:每组学生向全班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秋叶变化的理解。
四、课堂提问和师生互动(10分钟)
1.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秋叶变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互动讨论:学生就秋叶变化的原因和现象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3.总结反馈: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创新环节(5分钟)
1.创新活动:学生利用收集到的秋叶,创作树叶贴画,展示秋天的美景。
2.学生展示: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秋叶变化的科学原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秋叶,记录树叶的变化,下节课分享观察结果。
2.强调作业要求:认真观察,详细记录,下节课在全班进行分享。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秋叶的类型与特点:介绍不同种类的树叶在秋天的变化,如枫叶、银杏叶等,以及它们各自的颜色变化和结构特点。
-秋天的生态环境:阐述秋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食物链的变化、动物的准备过冬等。
-秋叶的科学实验:提供几个简单的实验,如提取叶绿素、观察树叶的细胞结构等,以加深学生对秋叶变化的理解。
-秋叶的文化意义: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秋叶的看法和习俗,如日本的赏枫、中国的落叶文学等。
-秋叶的艺术创作:展示秋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如树叶印画、秋叶拼贴画等。
2.拓展建议:
-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持续观察秋叶的变化,记录在日记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