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 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docx
加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加法,具体来自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材第二章《认识加法》。本章主要教授学生加法的概念、加法算式的组成以及加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前一学期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数字0-10的认识和简单的计数方法。在此基础上,本章通过引入加法概念,让学生学会将两个或多个数量的物体合并成一个整体,并用加法算式表示。这有助于巩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感和运算能力,通过理解和运用加法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和习惯奠定基础。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正确书写和计算加法算式。
难点:理解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以及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加法解决问题。
解决办法:
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加法概念,如分水果、排队等,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感受加法的意义。
2.利用教具和实物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加法运算,加强直观感知。
3.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如“数学乐园”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记忆加法规则。
4.针对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通过反复练习和问答,帮助学生明确“加数”、“和”等概念。
5.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
四、教学资源
-实物教具(如计数棒、小玩具等)
-黑板与粉笔
-电子白板或投影仪
-课本及配套练习册
-互动式数学游戏软件
-课程配套PPT或教学视频
-数学学习平台资源
-纸质卡片或工作纸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利用教具展示:教师展示一组小玩具,如3个红色和2个蓝色的小汽车,提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小汽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然引入加法概念。
-提出问题:教师再展示另一组小玩具,如2个绿色和3个黄色的小汽车,询问学生“我们如何将两组小汽车的数量合并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讲授新课(用时15分钟)
-概念讲解:教师使用PPT展示加法算式的组成,如“3+2=5”,并解释“加数”、“和”的概念。
-实物操作:学生分组,每组使用计数棒进行加法操作,教师指导学生如何用计数棒表示加法算式,并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规律。
-情境创设:教师创设购买物品的情境,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加法。
3.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个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加法题目,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难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教师选取几组进行全班分享。
4.课堂提问与互动(用时10分钟)
-快速问答:教师提出加法问题,学生快速回答,增加课堂趣味性。
-游戏互动:教师使用互动式数学游戏软件,让学生参与游戏,巩固加法知识。
-学生展示: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加法运算过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5.总结与拓展(用时5分钟)
-总结回顾: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法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如“你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鼓励学生思考。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拓展阅读材料:《儿童数学思维训练》等相关书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概念和运算规律。
2.数学故事:搜集与加法相关的数学故事,如《数学岛历险记》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数学谜语和游戏:设计一些与加法相关的谜语和游戏,如“加法接龙”、“数学华容道”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4.数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如家庭购物、测量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加法知识。
二、拓展建议
1.阅读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与加法相关的书籍,如《有趣的数学》、《数学家的故事》等,以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拓展内容:了解加法在历史、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如古代算盘的使用、天文学中的星体距离计算等。
2.数学故事分享:组织学生分享数学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加法的魅力。
-拓展内容:选取一些寓意深刻的数学故事,如《数学岛历险记》中的加法篇,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加法知识。
3.数学游戏设计: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数学游戏,如“加法接龙”、“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