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体系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网络的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体系的研究
[摘要]与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相比,网路环境下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新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环境,但也由此带来了一些问题。在信息来源空间空前增大的条件下,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构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体的多雏评价体系,对于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十分现实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网络环境 自主学习能力 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3―0150―03
[作者简介]任春梅,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
在网路环境下,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新模式的广泛应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力的环境和条件,尤其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得到不断增大。在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新形势下,原有的只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评估,已难以应对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要素客观而科学的评价需要。构建一个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体的多维评价体系,对于科学评价和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及特征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一种新境界。对其定义,文献中有不同的描述。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定学习计划),把握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进行自我评价(对学习绩效能做出评价)
(Holec,1985)。Huttunen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愿和能力(Huttunen,1986);Lit-tle将自主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心理反应,自主学习中的态度和能力是核心,是决定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Little,1999)。Dickin-son从自主学习者的基本特点方面去定义:能够理解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能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Dickinson,1993)。概括地说,自主学习就是想学、能学、会学、善学、坚持学。
二、形成性评价概念及其理论依据
形成性评价也称为过程评价、真实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进行中,即学生知识与态度“形成”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的监控与评价,藉此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使得收集到的信息能够用于调整教学时间与内容、满足学生需求、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这种进行当中的评价,提供了学生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的关键信息,既帮助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也帮助了学生监控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展,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知识的参与者,使学生能够有条件把所学知识放在特定环境下,正确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主要用于评定整个教学环节是否“成功”,但不能评价为什么或怎样成功的,也不能指示下一步应该做什么。而形成性评价通常是教学评价者用来成功实施该教学的手段(Finch,200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一方面能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并控制学习进程;另一方面也能自行评定学习行为。建构性的学习是累积性的学习,其学习目标具有明确的定向,学习者需要通过自我诊断和自我反思来评价自己建构学习过程的结果。建构主义教学评估的重点是知识获得的过程,认为建构知识的评价体系,要比只注重结果的评估更为重要(李川,2005)。基于以人为本、以建构理论为基础的形成性评估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这种评估思想的集中表述。因此,笔者认为,从理论上看,形成性评估更适用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形成性评估来引导、监督和管理。
三、形成性评价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
为推行形成性评价方法,我们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安排自主学习过程,取得了初步效果。
(一)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的对象是吉林农业大学2005级16个自然班和2006级8个自然班的本科生。使用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体验英语》及其网上公布的自主学习系统,研究历时2年。整个研究过程采用教师记分册的记录、学生档案记录、座谈和访谈记录、期末测试及四级考试等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学生自评与他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