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言品析325.ppt

发布:2017-08-06约3.69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品析语言之味 感受语言之韵 读中品—— 语调轻重、语速缓急、语音抑扬、语气顿挫、声腔变化摹读出人物声调声腔 ,人物心理,作者情感…… 品析语言之味 感受语言之韵 【品析角度】 1、关键词语锤炼(形容词、动词、叠词、副词、关联词……) 2、精彩句子 、句式 3、修辞(比喻、排比、拟人、设问、反问……) 4、精彩描写的段落、文题、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 、 细节 )描写 5、表达方式 6、写作技巧、表现手法 …… 品析语言之味 感受语言之韵 写中品——准确表达 仿写、续写、扩写、批注, 抒写读后感受。 品析语言之味 感受语言之韵(1) 苍凉。落寞。好像这里从来就没有过挤挤挨挨、涨潮似的荷叶,没有过大火一样燃了一湖的荷花,也没有过那只在尖角小荷上立了近千年的蜻蜓。 品析语言之味 感受语言之韵(6) 示例1: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表现过去荷叶生长的茂盛、荷花开放的热烈、荷湖生命的灵动(2分)。 示例2:写冬湖的苍凉、落寞(1分),衬托出过去荷叶生长的茂盛、荷花开放的热烈、荷湖生命的灵动(1分), 为下文写冬荷的顽强作铺垫。(1分), 示例3:巧妙化用名句,如“那只在尖角小荷上立了近千年的蜻蜓”就化用了诗句“早有蜻蜓立上头”(2分),写出了荷湖过去生命的灵动和现在的苍凉、落寞(1分)。 (温馨提示:从想象、联想、对比、欲扬先抑、句式、炼字等方面进行赏析,须分析透彻。) 品析语言之味 感受语言之韵(4) 我们总能看到满淀荷花艳丽无比,成群的鱼儿跳出水面闻香嬉荷,姑娘划着小船唱着渔歌采摘莲蓬。 示例1:这段文字描写了人们捕鱼时欢快的心情。 示例2:这段文字描写了白洋淀鱼嬉荷香的秀丽风景,(概括景物特征,内容)烘托出人们捕鱼时欢快的心情,同时和下文芦苇枯萎、荷花凋败、白洋淀干涸的情形形成对比。(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用) 品析语言之味 感受语言之韵(5) 杨木桩和风“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示例1:杨木桩在风雨中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所以说他们是朋友。 示例2:杨树桩在成长中承受着风给他带来的侵袭,从这个层面说风阻碍杨木桩的成长,它们看似是敌人;但也正是风的侵袭磨练了杨树桩坚忍顽强的性格,他吸收着风,成为自己身体的能量。所以说他们又是朋友。 品析语言之味 感受语言之韵(6) 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示例:对比。用小枣树在精心的呵护中依然脆弱的状态(概括内容)和杨树桩经历风雪依然顽强的精神作对比,突出了杨树桩的坚韧顽强的精神。(结合语境,分析作用) 品析语言之味 感受语言之韵(7) (1)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 (2)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1)示例1:“尴尬”一词写出了老妇人难为情的神态,“爬满”一词形象的表现了老妇人的“失望和忧伤”。 示例2: “尴尬”一词形象地表现了老妇人多次问话之后没人回答的难为情的神态,“爬满”一词形象的表现了老妇人“失望和忧伤”的程度之深。 (2)示例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母子俩的笑容带给大家的感动。 示例2: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子俩的笑容”比作“温暖的磁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子俩淳朴善良的笑容带给大家的感动。 咀嚼语言甘甜 感受语言情意 发现规律 梳理思路 1、确定角度:词语、修辞、含义、手法、句式、 标点… … ) 2、结合 语 境 : 回归文本 3、分析作用:主旨、情感 、 心理、 性格 4、准确表达:简明、具体、条理 * 品味语言之味 感受语言之韵 品析语言 准确表达 太原外国语学校 王 琼 学习目标: 1、用读、析、写方式学会多角度体 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富于表现力的 语言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 用。 2、学会准确表达 品味语言之味 感受语言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