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材料化学专业).doc
PAGE
PAGE1
《材料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材料工程导论
课程英文名
IntroductiontoMaterialEngineering
双语授课
□是?否
课程代码课程学分
0.5
总学时数
8(含实践0)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
?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开课
系(教研室)
材料化学
面向专业
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先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无机化学、物理化学
选用教材
无
参考书目
1.毕大森.材料工程导论(第1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傅小明,蒋萍.材料工程导论(第1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课程资源
/course/NWPU-1001993003;/course/UJS-1001752262
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材料大类的学科基础课程,其性质是属于材料导论。以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为对象,深入浅出、直观形象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打开材料的大门,在真正进入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学习之前对材料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材料的重要性和关键性,熟悉材料领域,知道当前材料的发展方向,为今后学习其他的材料专业课程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表1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能够基于对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等的认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材料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
课程目标2
能够与材料领域同行、相关专业人员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方案、陈述发言、答辩等方式准确理解和表达材料化学专业见解,并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毕业要求10沟通】
课程目标3
能正确认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有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具备适应材料化学相关专业领域发展变化的能力,认同材料化学专业。【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
表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6:能够基于材料化学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L】
6.2能分析和评价材料化学专业复杂工程问题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1
毕业要求10:能够就材料化学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方案、陈述发言、答辩等方式准确理解和表达专业见解,并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并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M】
10.1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就材料化学相关复杂工程问题通过撰写报告和设计方案、陈述发言、答辩等方式准确理解和表达专业见解,同时理解并包容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2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材料化学新知识,具备适应材料化学相关专业领域发展变化的能力【M】
12.2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材料化学领域相关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3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表3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概述
1.材料类专业相关行业背景分析
预习:材料类专业相关行业背景分析
个人作业:初步了解材料类专业
1、3
重点:
1.我校本专业设置的历史、分布及定位;
2.本专业建设特色;
3.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基础及研究能力介绍;
难点:
4.本专业建设特色。
自主学习法:针对第1节
讲授法:针对1、2节
0.5
2.目前我校本专业建设情况
1、3
2
高分子材料
1.高分子化合物及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
预习: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
拓展阅读:高分子材料学科前沿相关文献1篇
个人作业:初步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1、2
重点:
1.了解高分子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