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计学第》课程考试考前练习题.doc

发布:2016-06-12约5.71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统计学第2版》2012年1月课程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各变量值与其( D )的离差之和等于零。 A.众数 B.中位数 C.标准差 D.均值 2.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D )。 A.实际水平 B.计划水平 C.报告期水平 D.基期水平 3.方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判断( C )。 A.各总体是否存在方差 B.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C.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显著 D.分类型因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是否显著 4.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C )。 A.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 B.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比 C.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 D.总量的变动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差额之积 5.线性回归方程中,说明( D )。 A.平均增加一个单位,会减少个单位 B.平均增加一个单位,肯定会减少个单位 C.每增加一个单位,肯定会减少个单位 D.每增加一个单位,平均会减少个单位 6.下面哪一个符合概率分布的要求?( A ) A. B. C. D. 7.当回归直线与x轴平行时,则x与y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 D )。 A. B. C. D. 8.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生产费用增长了,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C )。 A. B. C. D. 9.回归模型,反映的是( D )。 A.由于的变化引起的的线性变化部分 B.由于的变化引起的的线性变化部分 C.由于的变化引起的平均值的变化 D.由于的变化引起的平均值的变化 10.测度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有( D )。 A.方差 B.极差 C.平均差 D.众数 11.测度数据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有( C )。 A.中位数 B.众数 C.标准差 D.均值 12.如果随机变量,则服从( D )。 A. B. C. D. 13.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若,则值为( B )。 A. B. C. D. 14.事件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为( B )。 A. B. C. D. 15.对于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参数后形成的方差分析表如下: 则该回归方程显著性的统计量为( B )。 A. B. C. D. 16.今有列联表,总频数,,则其相关系数等于( D )。 A. B. C. D. 17.根据一个特定的样本构造的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C )。 A.一定包含总体参数 B.一定不包含总体参数 C.包含总体参数或不包含总体参数 D.有时包含总体参数有时不包含总体参数 18.某单位的营业收入如下:万,万,万,万,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B )。 A. B. C. D. 19.在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中,因素有个水平,因素有个水平,则对于检验因素的统计量( B )。 A. B. C. D.它服从自由度为的分布 20.某地区计划年内GDP要翻两番,则年均增长率至少要保持在( C )%。 A. B. C. D. 21.数据的间接来源有( C )。 A.普查 B.实验数据 C.二手数据 D.抽样调查 22.在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B )。 A.相关系数既可测定直线相关,又可测定曲线相关 B.相关系数可以测定直线相关,但不可测定曲线相关 C.相关系数可以测定曲线相关,但不可测定直线相关 D.相关系数既不能测定直线相关,又不能测定曲线相关 23.设,则为( C )。 A. B. C. D. 24.编制单位成本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 C )。 A.基期销售量 B.基期销售价格 C.报告期销售量 D.报告期销售价格 25.在方差分析中,如果拒绝原假设,则意味着( A )。 A.所检验的各总体均值之间不全相等 B.所检验的各总体均值之间全不相等 C.所检验的各样本均值之间不全相等 D.所检验的各样本均值之间全不相等 26.指数按其考察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27.某一贫困地区所估计的营养不良人数高达,然而有人认为实际上比这个比例还要高,要检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