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docx
《应用统计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
答案:D
解析: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值是标志的具体表现。这里学生是总体单位,数学考试成绩是标志,65分、71分、80分和87分是标志值。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所以选D。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确定组中值B.确定组距C.确定组数D.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答案:D
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分组标志选择不当或组限划分不合理,会影响统计分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能准确反映总体的特征和内部结构。组中值、组距和组数是在分组标志和组限确定后进行计算和确定的。所以选D。
3.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
答案:C
解析:算术平均数是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它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和除以总体单位数。中位数是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调和平均数是各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在实际应用中,算术平均数应用最为广泛。所以选C。
4.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0≤r≤1B.1<r<1C.1≤r≤1D.1≤r≤0
答案:C
解析:相关系数r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其取值范围是1≤r≤1。当r=1时,表示两个变量完全正相关;当r=1时,表示两个变量完全负相关;当r=0时,表示两个变量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所以选C。
5.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5%、7%、8%,则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A.5%×7%×8%B.5%+7%+8%
C.105%×107%×108%D.105%×107%×108%1
答案:D
解析: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环比增长速度加上1得到环比发展速度,即本题中的环比发展速度分别为105%、107%、108%,所以定基发展速度为105%×107%×108%,定基增长速度为105%×107%×108%1。所以选D。
二、填空题
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______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______的关系。
答案:过程与成果;理论与实践
解析:统计工作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的实践活动,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所以二者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它来源于统计工作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统计工作,所以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解析:时期指标是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如产品产量、商品销售额等;时点指标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上状况的总量,如人口数、库存额等。
3.计算季节比率通常有______和______两种方法。
答案:按月(季)平均法;趋势剔除法
解析:按月(季)平均法是直接根据各年的月(季)资料,计算出同月(季)平均数和总的月(季)平均数,然后将同月(季)平均数与总的月(季)平均数对比得到季节比率。趋势剔除法是先剔除时间序列中的长期趋势,然后再用按月(季)平均法计算季节比率。
4.抽样推断中的抽样误差是指______误差,它是______避免的。
答案:随机;不可
解析: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产生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代表性误差。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增加样本容量等方法来控制和缩小抽样误差。
5.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______,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越高;越接近______,表示线性相关程度越低。
答案:1;0
解析: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1≤r≤1,当|r|越接近1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强;当|r|越接近0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弱。
三、判断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答案:错误
解析: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相同的性质,而不是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如果总体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就没有必要进行统计研究了。
2.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