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统计学》练习题.docx

发布:2025-03-26约4.5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理统计学》练习题

选择题

1.以下哪种统计量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A.平均数

B.中位数

C.标准差

D.众数

答案:C。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中位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也用于体现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同样反映集中趋势;而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程度。

2.在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关系是?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D.三者没有固定关系

答案:C。正态分布是一种对称的概率分布,其曲线呈钟形,对称轴为平均数所在的位置。在正态分布中,数据关于平均数对称,所以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相等的。

3.若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应选择以下哪种统计方法?

A.方差分析

B.相关分析

C.卡方检验

D.t检验

答案:B。方差分析用于比较多个总体的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卡方检验主要用于检验两个或多个分类变量之间的关联性;t检验常用于比较两个总体的均值是否有差异;而相关分析则是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4.样本容量为30,总体方差已知,进行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时,应使用()分布。

A.t分布

B.F分布

C.正态分布

D.卡方分布

答案:C。当总体方差已知,无论样本容量大小,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都使用正态分布。当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容量较小时(一般n<30),使用t分布进行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F分布主要用于方差分析等;卡方分布常用于对总体方差的估计和检验等。

填空题

1.一组数据:2,4,6,8,10,其平均数为______。

答案:6。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这组数据的和为2+4+6+8+10=30,数据个数为5,所以平均数为30÷5=6。

2.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1,1]。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密切程度和方向的统计量,其值在1到1之间。当相关系数为1时,表示两个变量完全正相关;为1时,表示两个变量完全负相关;为0时,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3.自由度是指在计算统计量时能够自由取值的______的个数。

答案:变量。自由度是统计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表示在计算统计量时能够自由取值的变量的个数。例如,在样本均值已知的情况下,样本中只有n1个数据可以自由取值,这里的n1就是自由度。

4.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为H?,备择假设为H?,当拒绝H?时,可能犯的错误是______。

答案:第一类错误。在假设检验中,有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是指原假设H?为真时拒绝H?;第二类错误是指原假设H?为假时接受H?。当拒绝H?时,可能会把实际上正确的原假设拒绝了,这种错误就是第一类错误。

判断题

1.偏态系数为正,表示数据分布为左偏。()

答案:错误。偏态系数是用来衡量数据分布偏斜程度的统计量。当偏态系数为正,说明数据的右侧(较大值一侧)有较长的尾巴,数据分布为右偏;当偏态系数为负时,数据的左侧(较小值一侧)有较长的尾巴,数据分布为左偏。

2.样本方差是总体方差的无偏估计量。()

答案:正确。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为\(S^{2}=\frac{1}{n1}\sum_{i=1}^{n}(X_{i}\overline{X})^{2}\),其中\(n\)是样本容量,\(\overline{X}\)是样本均值。通过数学推导可以证明,样本方差的期望等于总体方差,所以样本方差是总体方差的无偏估计量。

3.在方差分析中,组间方差反映的是随机误差。()

答案:错误。在方差分析中,组间方差反映的是不同组之间的差异,它可能包含了处理因素的效应以及随机误差;而组内方差反映的是组内各个观测值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随机误差引起的。

4.卡方检验可以用于检验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错误。卡方检验主要用于分析两个或多个分类变量之间的关联性,不适用于连续变量。对于连续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通常使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

解答题

1.计算数据3,5,7,9,11的标准差。

步骤一:计算平均数\(\overline{x}\)

\(\overline{x}=\frac{3+5+7+9+11}{5}=\frac{35}{5}=7\)

步骤二: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

\((37)^{2}=(4)^{2}=16\)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