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之乐-行街教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欣赏《行街》
打击乐合奏《龙腾虎跃》
教学目标:
了解两首乐曲表达的情境,能够听辨出“江南丝竹”与“鼓乐”不同的音乐风格。
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体会两首乐曲的不同风格,增强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了解及喜爱。在活动中体会成功地喜悦,增强自信心及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听辨“江南丝竹”与“鼓乐”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参与演奏《龙腾虎跃》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是“行街”吗?
展示图片,请学生思考。
师:行街,就是在街上行走,是按照习俗在节日庙会或者喜庆日子边走边演奏的形式。而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就是这一首江南的丝竹乐《行街》
2、进入新课
(1)介绍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流行与上海市以及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主,加上一些打击乐,所以被称之为“江南丝竹”。
“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筝、京胡、板胡等。
“竹”---笛、箫;
“打击乐”---板、鼓、锣、铃等。
(2)了解“江南丝竹”音乐的特点
“小”、“轻”、“细”、“雅”
“小”指乐队小型,最少可用一竹(笛)一丝(二胡)两件乐器。
“轻”指音乐情趣轻松活泼。
“细”指演奏风格精致细腻。
“雅”指所奏作品优雅柔和。
(3)欣赏《行街》
《行街》又名《行街四合》,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它描述的是江南的秀美。因为经常用于婚嫁迎娶和节日庙会巡演而得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丝竹乐《行街》,去感受它的“小,轻,细,雅”。
A、初听(播放慢板部分)
师:首先我们来听听《行街》的片段,请思考这段音乐的速度怎样?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呢?请你仔细聆听,一会儿来说一说都听到了什么乐器?
学生:慢速;为了表达优美、悠闲的情绪;演奏乐器为二胡,笛子,笙等。
师:想像行街的场景,请你设计一个肢体动作,来模仿一下“行街”中的人们。
学生模仿,行走着或者坐在椅上轻轻踏步或者摹拟吹奏或拉奏等等。
B、复听(欣赏快板部分)
师:我们再来听听,此时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景?人们心情怎样?
学生:热闹、喜庆的场面
高兴
师:音乐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学生:速度加快了
师:速度的加快,带给了我们一幅新的画面。
C、完整聆听,
师:我们来完整欣赏这首音乐,请同学们拿出我们的音乐绘图本,边听边描绘这一首《行街》。(播放音乐《行街》)
D、教师总结
全曲分为慢板和快板两个部分,慢板轻盈优美,快板则热烈欢快,且速度不断加快,把喜庆层层推向高潮,整首乐曲给人以江南的文雅清新之意。
(4)打击乐合奏《龙腾虎跃》
A、聆听
师:带着这份美好,让我们走进下一段乐曲,同样,在聆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这首音乐跟刚才的《行街》对比,它有什么特点?你能听出它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吗?(播放打击乐合奏《龙腾虎跃》片段)
学生:很有气势,激情;鼓、唢呐。
师:我们刚刚听到的这段乐曲,
师: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请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听辨乐曲当中的节奏,一会儿我们来进行演奏。
B、节奏练习
分组练习:
师:这师老师从《龙腾虎跃》中截取出来的一小段节奏,我们来亲自视奏一下。
(老师示范)
中间的一行为小鼓要打的节奏,老师来示范一下,
请右手边的三排同学用手来模仿小鼓,我们一起来视奏小鼓的节奏
第三行为小镲要打的节奏,老师来示范一下
请左手边的三排同学用手来模仿小镲,我们一起来视奏小镲的节奏。
请大家自由练习,一会儿我们来合奏。
师: 请两组分别派一个代表来,请两位同学尝试着合奏。
非常的好,但同学们有没有感觉缺少了些什么呢?
学生:气势,激情。
对了,缺少这首乐曲应该有的气势与激情,请二位同学带着气势与激情在来演奏一次,其他的同学们请伸出你的双手,我们也和他们一起演奏吧!(教师唱谱)
3、刚刚我们用了比较慢的速度进行演奏,接下来,我们加快速度,来感受一下加快速度演奏的快感。
同学们演奏的非常的好,中国的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鼓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欢快、热烈、震撼人心。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的热爱我们的鼓文化,将它长久的传承下去。
十一、今天这节课,我们既感受到了江南丝竹乐的“小轻细雅”又体验到了鼓乐的粗犷大气,气势澎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不同的风格讲不同的风土人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让我们在以后的音乐课堂中继续领略各地不同的人文风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