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及抑制机理的研究进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第 33卷第 6期 日用 化 学 工 业 Vo1.33No.6
2003年 12月 ChinaSurfactantDetergent Cosmetics Dec.2003
天然产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及抑制机理的研究进展
李 航 ,赵国华 ,阚建全,陈宗道
(西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6)
摘要 :介绍 了酪氨酸酶的结构及酶促褐变机制 ;重点阐述了对酪氨酸酶抑制的特征及抑制机理 。酪氨酸酶
的抑制特征为可逆抑制 ,分为竞争性 、非竞争性 、混合型及缓慢结合型 4种。其抑制的主要机理分别为:
底物类似物结合酶的活性 中心从而抑制酶活性 ;抑制剂与酶活性 中心以外的氨基酸残基结合及抑制剂对过
氧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抑制剂对酶活性 中心的内源桥基的影响;抑制剂与酶快速形成复合物 ,此后经历一
个缓慢的可逆异构化过程。
关键词 :化妆 品;酪氨酸酶 ;结构;抑制特征 ;抑制机理
中图分类号 :TQ6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1803(2003)06—0383—04
脊椎动物色素沉着可造成皮肤出现色斑 。色素的 酪氨酸酶具有单酚加羟酶和二酚氧化酶的活性,
形成是在酪氨酸酶 (多酚氧化酶,PPO)启动下经 由 酶在催化作用 中的存在形式有 3种 :还原型 (met)、
酶促褐变完成的。此外,新鲜水果 、蔬菜的褐变被认 氧化型 (oxy)和脱 氧型 (deoxy)。met型和 oxy型酶
为是采后处理过程 中食品质量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 具有二酚氧化酶活性,而 oxy型酶才有单酚加羟酶活
因此 ,研究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 ,寻求安全 、高效的 性,只有 deoxy型的酶能够结合氧分子l4J,即 oxy型
酶抑制剂在医药 、化妆品及生物保鲜领域都有重要的 酶催化 L一酪氨酸生成 L—DOPA,而以 L—DOPA为
意义 。 底物测定的酶活力为二酚酶活力。
1 酪氨酸酶 的结构及酶促褐变机制 酪氨酸酶的抑制特征符合可逆抑制,表现为抑制
1.1 酪氨酸酶的结构 剂为酶的结合建立在解离平衡基础上。增大抑制剂浓
人体 内的酪氨酸酶 由cDNA编码 的566个氨基酸 度导致酶活力的下降,是由于酶活力受到抑制 ,催化
残基构成 。前 l2个氨基酸 中有 l0个为疏水氨基酸 , 效率降低 ,而不是通过导致有效酶量的减少引起酶活
推测该段为信号肽序列。酪氨酸酶含有 2个铜离子 , 力的下降l4J。同一抑制剂作用下,随着抑制剂浓度增
4个连续的组氨酸位于 2个半胱氨酸富集区之间,另 大 ,相同酶量的酶活力降低。
外 6个连续 的组 氨酸靠近羧基末端 ,在离羧基末端 3 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
62个氨基酸处,有一区域仅 由疏水氨基酸或 中性氨 酪氨酸酶的可逆抑制又分为竞争性 、非竞争性 、
基酸组成,推测该区为跨膜区 J。化学及分光镜的研 混合型及缓慢结合型4种,其主要机理见表 1。
究表明,酪氨酸酶的双核铜离子活性位点能以3种不 表 1 酪氨酸酶的4种抑制机理
同的形式 (还原型、氧化型和脱氧型)存在于酶促反 Tab. 1 Mechanismsofinhibitiontotyrosinase
应 中f2]。 类 型 主要机理
1.2 酶促褐变机制 竞争性 底物类似物结合酶的活性 中心抑制酶活性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