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花儿草儿真美丽》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6《花儿草儿真美丽》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材,具体章节为《花儿草儿真美丽》。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认识大自然中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2.学习保护植物的方法,培养爱护大自然的意识;3.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通过认识植物、学习保护植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态度;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认识常见的植物,包括花卉和草本植物的基本特征。
2.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并能够说出一些保护植物的方法。
难点:
1.学生对植物的种类和特征认识不足,难以准确描述。
2.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
解决办法:
1.采用实物展示、图片教学和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对植物的认识。
2.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活动,如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
3.设计互动游戏和情境模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保护植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
-植物标本或图片资料
-种植工具(如小花盆、土壤、种子)
课程平台:
-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
-植物识别APP
-环保教育相关网站资源
教学手段:
-视频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实物观察与操作
-故事讲述法
-互动游戏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观。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你们见过哪些美丽的植物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花儿草儿真美丽”。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展示植物标本或图片,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生长环境等。
-通过互动问答,让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植物,并描述其特征。
-教师讲解植物对大自然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植物的方法,如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花草等。
-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保护植物,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示范种植植物的过程,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完成种植后,每组汇报种植过程和心得体会。
-教师提问:“通过种植植物,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分享种植经验,教师总结并强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中的植物?”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观察家中或学校周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学生思考并完成作业,下节课分享观察结果。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安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六、知识点梳理
1.植物的基本特征
-植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外观特征。
-植物的生长环境,如土壤、水分、阳光等。
-植物的生长周期,包括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常见植物的识别
-花卉植物:如玫瑰、牡丹、菊花等,了解它们的颜色、形状和花期。
-草本植物:如小麦、玉米、狗尾巴草等,认识它们的生长特点和生活习性。
3.植物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环境。
-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4.保护植物的方法
-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不践踏花草,保护植物的生长环境。
-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增加绿化面积。
-了解并宣传植物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5.植物种植实践
-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种类,了解其生长需求和适宜环境。
-准备种植工具和材料,如花盆、土壤、种子等。
-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种植,包括挖坑、播种、浇水等。
-观察植物生长过程,记录生长变化。
6.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植物提供食物来源,如粮食、蔬菜、水果等。
-植物为人类提供药材,用于治病救人。
-植物美化环境,提升人类生活质量。
7.环保教育意义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态度。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