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商务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5-02-08约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际商务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toInternationalBusiness)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601012

学分:1

学时:16(其中:讲授学时16,实践学时0)

适用专业:商务英语专业

建议教材:《国际商务概论》,刘振铎,煤炭工业出版社,2013.11

课程归口:外国语学院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也可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商务的基础知识,包括国际商务的定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商法等,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国际商务领域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从而为后续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信品德和友善关系,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并能够采取批判的态度,客观、理性和辩证地看待中西方商务领域的异同,提高为中华民族经济强大而奋斗的决心和为之而生成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二、课程目标

目标1.能够理解并初步掌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市场营销等国际商务领域的基础知识。

目标2.能理解商务实践活动中所涉及的商务知识。

目标3.初步熟悉并掌握商务英语的常用术语,为后续学习商务英语其它课程打下基础。

目标4.培养国际商务领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3-3、毕业要求7-3、毕业要求8-1、毕业要求10-2,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毕业要求3-3

毕业要求7-3

毕业要求8-1

毕业要求10-2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国际商务导论

1.教学内容

(1)国际商务概述。

(2)国际商务环境。

2.基本要求

(1)了解国际商务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国际商务的主要内容。

(3)熟悉国际商务环境,以及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区别。

3.课程思政知识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国际商务知识的同时学会辩证客观的思考,增强对中国经济强大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培养学生独立、自强的意识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国际贸易

1.教学内容

(1)国际贸易概述。

(2)有形贸易。

(3)无形贸易。

2.基本要求

(1)了解国际贸易的概念,以及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

(2)熟悉有形贸易的贸易术语和有形贸易的交易磋商程序。

(3)了解无形贸易的概念和分类。

3.课程思政知识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国际贸易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为国家贸易发展努力学习的使命意识,通过对未来经济模式的想象和展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未来意识。

(三)国际金融

1.教学内容

(1)国际收支。

(2)外汇与汇率。

(3)外汇交易。

2.基本要求

(1)了解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失衡的定义,以及如何调节国际收支。

(2)了解外汇和汇率的概念,以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3)了解外汇交易的概念,以及即期外汇交易和远期外汇交易的区别。

3.课程思政知识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国际金融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提升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国际投资

1.教学内容

(1)国际投资概述。

(2)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3)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基本要求

(1)了解国际投资的定义和种类。

(2)熟悉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

(3)了解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3.课程思政知识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国际投资知识的同时了解国家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党在经济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五)国际市场营销

1.教学内容

(1)国际市场营销基础。

(2)国际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2.基本要求

(1)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定义和性质。

(2)熟悉国际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3.课程思政知识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国际市场营销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商务和经济领域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国际商法

1.教学内容

(1)国际商法概述。

(2)国际商事组织法。

(3)国际货物买卖法。

2.基本要求

(1)了解国际商法的概念和法律渊源。

(2)了解国际商事组织及国际商事组织法。

(3)了解国际货物买卖法。

3.课程思政知识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国际商法知识的同时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加强自我修养,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