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单元第1课《数据计算》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0)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docx

发布:2025-03-07约2.9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单元第1课《数据计算》说课稿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0)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数据计算》为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对数据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思路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核心素养。通过数据计算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和应用能力;培养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会运用计算工具高效处理信息;同时,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和发现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对计算机和计算工具有一定的兴趣,但知识储备有限。在知识方面,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数据计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还较为陌生。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直接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的问题,这可能导致在数据计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或同伴,缺乏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这也可能影响学习效果。

针对以上学情,本节课将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

-计算机:配备基本的计算机设备,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独立操作。

-计算器:电子计算器或编程软件,用于数据计算和编程实践。

-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课件和演示计算过程。

课程平台:

-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源、布置作业和进行在线测试。

信息化资源:

-教学课件:包含课程知识点、示例数据和操作步骤。

-在线教程:提供数据计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视频。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或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和互动。

-任务驱动教学:通过设计具体的计算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时间: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计算场景,如购物打折、烹饪食谱等。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中如何进行数据计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引入课题:揭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计算》。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数据计算概念讲解:讲解数据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数据计算的重要性。

2.计算器使用方法:介绍电子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强调计算器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3.示例演示:以具体的计算问题为例,演示计算器的使用步骤和计算过程。

4.代码编写讲解:针对编程计算,简要介绍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编写方法。

5.讲解重点难点: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如公式的输入、函数的使用等,进行详细讲解。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基本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应用练习:结合实际生活,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方式: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总结所学知识。

2.针对性提问: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提出与数据计算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

2.学生展示: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成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互评环节: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创新教学(5分钟)

1.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数据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拓展训练:设计一些拓展性练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计算水平。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数据计算的应用,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八、布置作业(5分钟)

1.布置与数据计算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提醒学生课后复习,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