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二章 声现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点训练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讲 声现象 宇轩图书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基础巩固训练 考点训练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_m/s.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再进入人耳,这个声音叫回声.利用回声和公式v= 可以计算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
考点二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为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来决定.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人们把频率高于20_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来决定,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4.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相同,也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考点三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声作为一种波,即可以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又可以传递能量(如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2.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人们以分贝(符号为dB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控制噪声可以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入手.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命题点:(1)声音的产生、传播;(2)声速.
例 (2015·哈尔滨)哈夏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__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到台下观众处的.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传播.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台下观众耳中的.
答案:振动 空气
方法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且固体最快,气体最慢.考点二声音的特性命题点:(1)音调、响度、音色;(2)振幅、频率、超声波、次声波.
例 2 (2015·宜昌)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解析:本题考查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说明发出声音的响度基本相同;由于瓶内水的多少不同,导致玻璃瓶的振动快慢不同,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故发出“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不同.
答案:A
例 (2015·济南)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性.老师让小军读课文的声音大一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同学们听的更为清楚.故选B.
答案:B
技巧点拨: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并且要知道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有哪些.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高则音调高;响度的大小与振幅的大小和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大、距离近则响度大.
考点三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命题点:(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能量;(2)回声测距;(3)乐音、噪声;(4)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例 (2015·常州)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 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
A.510 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