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第二章 声现象(有答案).docx
第二章声现象
中考真题
1.(2020广东)晚上,爸爸对小明说:“请把电视声音调小点,不要影响邻居休息.”这里“调小”的是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
2.(2021广东)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a瓶的音调最低
D.d瓶的音调最低
3.(2022广东)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
B.长期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
C.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
D.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
4.(2024广东)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乘客听到列车即将进站的广播声,广播声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
5.(2023广东)用古琴弹奏名曲《高山流水》时,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_产生,经________传播到聆听者耳中.演奏者不断拨动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来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响度变________.
随堂测验
1.(2024滨州)对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朝来山鸟闹,惊破睡中天”,“山鸟闹”一定是乐音
2.(2024哈尔滨)声让我们通过听觉感知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乙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色
C.丙图: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图:静止的烛焰随音箱发出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3.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5.(2024呼和浩特)每年的3月3日,既是世界听力日,也是全国爱耳日.关于人耳听音:①听歌时,调节音量;②隔着墙能分辨熟悉的声音.分析这两种声现象,其声音特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响度与音调B.音色与音速C.响度与音色D.音调与音速
6.(2024湖南)考古人员用两千多年前楚国的编钟演奏《茉莉花》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如图所示编钟的相同位置,主要改变了声音的()
A.传播速度B.响度
C.音调D.音色
7.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
C.在学校附近设置喇叭禁鸣标志D.机场的地勤戴有耳罩的头盔
8.(2023常州)正常灰鲸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5~25Hz.生物学家发现变异灰鲸Alice的发声频率为52Hz,导致正常灰鲸“听不见”Alice的声音,如图所示为海豚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灰鲸与海豚同属海洋哺乳动物.由此推理:正常灰鲸听觉频率范围(灰色横条)很可能是()
AB
CD
9.(2022张家界)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甲,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B.图乙,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C.图丙,公路两旁的隔音蛟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拉奏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10.(2022黔西南)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做B超诊断疾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将正在发声的扬声器对准烛焰,烛焰会摆动
C.真空不能传声,是用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出的
D.校园内植树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11.(2024常州)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发声喇叭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晃动.喇叭的纸盆由于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