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稿.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土 木 工程本 科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土 木 工 程 系
陇东学院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能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地矿工程、道 路桥梁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研究、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和管 理工作,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心;能敬业爱岗、艰苦奋斗、 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掌握工程力学、水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工程规划与选型、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分 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原理与方法,掌握工程 监理、项目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掌握工程测量、制图、试验、检测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 基本能力;具有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扎实的土木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及研究方法;掌握土木工程学 科的发展历史、现状、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具有从事 本专业和相近学科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创新能力。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热爱土木工程事业,崇尚职业道德,熟悉国家土木工程 法律法规。
.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 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学制、学分与课堂教学总学时要求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实行 3—7 年的弹性学制。毕业最低总学分为 180,总学时 2739 学时,其 中理论教学 2364 学时,实践教学 375 学时,各类实践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共 38.5 周。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位课程:高等数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C 语言、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土力学与地基 基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概预算、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1
迟入学不
迟入学
不足
学时加
补
七、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
项目
(学年学期)
教 学
社会调查
国防教育
生产劳动
共计
(周)
备注
项目
(学年学期)
上课
考试
教育实习
专业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科学研究
社会调查
国防教育
生产劳动
共计
(周)
备注
一
1
16
1.5
2
39
一
2
18
1.5
2
39
二
3
15
1.5
3
2
41
二
4
14
1.5
4
2
41
三
5
14
1.5
4
2
41
三
6
14
1.5
4
2
41
四
7
13
1.5
5
2
39
四
8
2
0.5
3
12
2
39
合 计
106
11
23
12
8
160
八、课程结构比例
学时比例
课程类型
学 时
学 分
备 注
学时比例
课程类型
学时数
百分比
学分数
百分比
备 注
必修
平台
课程
公共基础平台
762
27.82%
38
21.11%
71.66%
必修
平台
课程
专业基础平台
671
24.50%
35.5
19.72%
71.66%
必修
平台
课程
职业基础平台
571
20.85%
55.5
30.83%
71.66%
选修
模块
课程
专业方向模块
379
13.84%
27.5
15.27%
15.27%
选修
模块
课程
职业训练与发展模块
104
3.80%
6
3.33%
3.33%
选修
任意选修课程
252
9.20%
14
7.78%
7.78%
第二课堂
3.5
1.94%
1.94%
合 计
2739 学时,理论 2374 学时,实践 375 学时(不含任选课 100 学时)
2
,
九、教学计划表
陇东学院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
程
性
质
课程
类别
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分配
周
学
时
开
设
学
期
考核方式
备注
课
程
性
质
课程
类别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合
计
讲课
实
验
实
践
周
学
时
开
设
学
期
考
试
考查
备注
必
修
公共
基础
平台
形势与政策
2
36
专题辅
导开设
四年
36
√
38 学分,
21.11%,大学
英语分级教学
大学体育专项 选修
必
修
公共
基础
平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48
6
3.5
1
√
38 学分,
21.11%,大学
英语分级教学
大学体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