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案设计·8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王雨薇.doc

发布:2019-09-17约2.6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导教案 PAGE 4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一、课标要求 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且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特点。 2.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群的分布特点。 3.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二、教材分析 课标修订后的八年级上册新版教材感觉干净、清爽、清晰,生动、有趣、活泼,直观、简单、实用。对比新旧两版教材在本节内容的呈现,发生了以下的变化。 1、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3、教材降低难度,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 4、突出地图的工具性,提升学生识图能力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涉及关于地形的知识,并且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在本课的学习中就容易多了。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加到各种教学中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分析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四、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我国地形特点及山脉的分布。 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 了解我国各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学会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了解我国地形分布特点。 通过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了解我国的地势特点。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的壮丽山川,激发自豪感,进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学习我国地势特征,了解我国国情,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重点:我国地形分布特点;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点。 ?  难点:读图分析我国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 的影响。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我国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山地图片 观察 直接导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新 课 教 学 新 课 教 学 活动一:地形类型多样 布置任务: 【展示】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景观图,“中国地形分布”图,观察地图并分析我国地形特点。 【转承】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知识链接】山脉的走向是指山脉总体延伸 的方向。 【展示】 读2.6“我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图,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1)东西走向 (2)南北走向 (3)东北-西南走向 (4)西北-东南走向 【活动题】根据读图的信息,填出课本P25 页表格。 活动二:山区面积广大 【展示】 “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观察并分析我国哪种地形类型所占面积比重较大。 从图示可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从课本中找出对山区的描述,山区和山地一样吗? 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总结】我国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转承】 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之间镶嵌着众多的地形区。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哪边高,哪边低的问题。读我国地势分布图,分析我国地势有和特点。 读图分析。 地形类型多样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脉、六盘山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山地占33%,所占比重最大 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山区和山地不一样。 优势:山区在发展林业、采矿业、旅游业、牧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具有优势。 劣势: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通过读图分析,得出中国地形特点,明确分析地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读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读图找出不同走向的山脉,学会从地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 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山区对我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既能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符合新课标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要求。 活动三: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展示】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观察我国地势特点。 找 出三级阶梯之间作为分界线的山脉 根据北纬36°剖面图,观察三级阶梯各自的海拔及主要地形类型。 活动四: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 结合中国降水量分布图、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