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与运动性疾病.pdf

发布:2024-09-13约5.3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与运动性疾病--第1页

第一讲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与运动性疾病

一、“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中“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现象的产生于应对

方法。

二、肌肉酸痛(肌肉延迟性疼痛)

教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后肌肉酸痛的原因与对策。

学三、肌肉痉挛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肌肉痉挛的原因和征象掌握对于肌肉痉挛的处置与预防。

内四、运动性疲劳

容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后疲劳的分类和缓解方法。

与五、运动中腹痛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运动中腹痛产生的原因和如何应对。

六、运动性昏厥

教学目标:介绍运动性昏厥的原因与处置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

七、运动中暑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运动中暑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置方法。

八、溺水和游泳性中耳炎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溺水的简单处置方式和游泳性中耳炎的预防与处置

九、冻伤和雪盲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冻伤和雪盲的原理与预防方法

课的内容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与运动性疾病--第1页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与运动性疾病--第2页

一、“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极点”:剧烈运动,特别是中长跑时,能量消耗较大,下肢回流血量减少,

氧债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胸闷气短、下肢沉重、动作不协调等

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称为”极点”。如男生在测1000米、女生在测800米

时,跑400米左右时将会出现”极点”现象。

肌肉剧烈运动+能量(CP--ATP由肌糖元提供)

G(肌糖元)+O(不充足)——HL(乳酸)+能量(CP—ATP)

2

G(肌糖元)+O(充足)20%HL+OHO+CO+能量(CP—ATP)

2222

80%HL转化——肌糖元

“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适当减缓运动速度,注意加深呼吸,坚持下

去,上述生理反应就会逐渐减缓与消失。随后机能重新得到改善,氧供应增加,

运动能力又将提高,这种现象标志着“极点”已经克服,生理过程出现新的平

衡。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出现后,

循环机能稳定在新的较高的水平上。

“极点”和“第二次呼吸”是中长跑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只要坚持

经常锻炼和处理得当,“极点”现象是可以延缓和减轻的。

二、肌肉酸痛(肌肉延迟性疼痛)

在一次较大运动量锻炼以后,或是隔了很长时间未锻炼,刚开始锻炼后,

常常会出现肌肉酸痛。这种酸痛不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即刻,而是发生在运动结

束后1--2天以后,因此也称为肌肉延迟性疼痛。

运动后的肌肉酸疼产生原因是运动时肌肉活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

结缔组织的微细损伤,以及部分肌纤维的痉挛所致。由于这种肌纤维微细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