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六章-酶.ppt

发布:2025-03-01约1.12万字共1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酶〔enzyme〕;6.1酶的概念与特点;6.1.1酶的概念;6.1.2酶的特点;酶和一般催化剂的共性

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能够改变化学反响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化学反响平衡;能够稳定底物形成的过渡状态,降低反响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响的进行

酶的催化效率:转换数〔turnovernumber,TN〕

在一定条件下,每个酶分子单位时间内〔通常为1s〕转换底物的分子数。;6.2酶的化学本质与组成;6.2.1酶的化学本质;6.2.2酶的化学组成;辅酶〔coenzyme〕: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

辅基〔prostheticgroup〕:与酶蛋白共价结合紧密,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

参与的酶促反响主要为氧化-复原反响或基团转移反响。

大多数辅酶的前体主要是水溶性B族维生素

同一种辅酶可以和多种不同的酶蛋白结合形成不同的全酶。;结合酶;金属酶;辅助成分;6.2.3酶的类型;〔1〕单体酶

一般是由一条肽链组成。例如,牛胰核糖核酸酶是由1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条肽链。又例如,鸡卵清溶菌酶是由1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条肽链,分子量14600道尔顿。;〔2〕寡聚酶

有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称为寡聚酶。亚基之间亦非共价键结合〔大多数为糖代谢酶〕

同多聚酶,杂多聚酶

〔3〕多酶复合体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酶,靠非共价键连接而成。其中每一个酶催化一个反响,所有反响依次连接,构成一个代谢途径或代谢途径的一局部。由于这一连串反响是在一高度有序的多酶复合体内完成,所以反响效率非常高;6.3酶的命名和分类;习惯命名法

根据其催化底物来命名;根据所催化反响的性质来命名;结合上述两个原那么来命名,有时在这些命名根底上加上酶的来源或其它特点。

系统命名法

包括底物名称、反响性质,最后加一个酶字。如果一种酶催化两个底物起反响,应在酶的系统名称中同时写入两种底物的名称,用“:”号把它们分开,如果底物之一是水,那么水可省略不写。具体为“底物1:底物2+反响性质+酶”;乳酸+NAD+?丙酮酸+NADH+H+;6.3.2酶的分类;在每一大类中,又根据不同的原那么分为几个亚类。每一个亚类再分为几个亚亚类??然后再把属于这一亚亚类的酶按顺序排好编号,这样就把的酶分门别类地排成一个表,称为酶表。

在此酶表中每一种酶都有一个确定的编号。;〔1〕氧化-复原酶Oxidoreductase

氧化-复原酶催化氧化-复原反响,催化氢的转移或电子传递

AH2+B〔O2〕?A+BH2〔H2O2,H2O〕

主要包括脱氢酶〔dehydrogenase〕和氧化酶〔Oxidase〕

乳酸〔Lactate〕脱氢酶催化乳酸的脱氢反响;①脱氢酶类:催化直接从底物上脱氢的反应

AH2+B?A+BH2(需辅酶Ⅰ或辅酶Ⅱ)

②氧化酶类

催化底物脱氢,氧化生成H2O2:

AH2+O2?A+H2O2(需FAD或FMN)

催化底物脱氢,氧化生成H2O:

2AH2+O2?2A+2H2O

③过氧化物酶

ROO+H2O2?RO+H2O+O2

④加氧酶(双加氧酶和单加氧酶)

RH+O2+还原型辅助因子→ROH+H2O+氧化型辅助因子;〔2〕转移酶Transferase

转移酶催化基团转移反响,即将一个底物分子的基团或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的分子上

A·X+B?A+B·X

X主要为转移碳基、酮基或醛基、酰基、糖基、烃基、含氮基、含磷基和含硫基的酶

谷丙转氨酶催化的氨基转移反响;〔3〕水解酶hydrolase

水解酶催化底物的加水分解反响

AB+H2O?AOH+BH

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核酸酶及脂酶等

脂肪酶〔Lipase〕催化的脂的水解反响;〔4〕裂合酶Lyase

裂合酶催化从底物分子中移去一个基团或原子形成双键的反响及其逆反响。

A?B?A+B

主要包括醛缩酶、水化酶及脱氨酶等。

延胡索酸水合酶催化的反响;〔5〕异构酶Isomerase

异构酶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化,即底物分子内基团或原子的重排过程

A?A

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催化的反响

丙糖磷酸异构酶催化的反响;〔6〕合成酶LigaseorSynthetase

又称为连接酶,能够催化C-C、C-O、C-N以及C-S键的形成反响。这类反响必须与ATP分解反响相互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