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六章 糖类代谢.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研究生物体物质与复杂的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研究生物体物质在体内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过程和原理研究生物体物质的种类研究组成生物体物质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静态生物化学机能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代谢总论新陈代谢:指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所经历的一切化学变化,它是生命现象的一个最基本的属性,是生命体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新陈代谢的功能:①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②将外界摄入到体内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所需要的结构元件,即大分子的组成前体;③将结构元件装配成自身的大分子;④形成或分解生物体特殊功能所需的生物分子;⑤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切能量。Metabolism Pathways or Networks合成代谢(同化作用)生物小分子合成生物大分子新陈代谢需要能量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分解代谢(异化作用)释放能量生物大分子分解为生物小分子新成代谢是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统一新陈代谢(Metabolism)分解代谢合成代谢第六章 糖类代谢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糖代谢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同时也是重要的代谢过程通过糖代谢不仅能为生物体提供大量能量,且可为其他代谢过程提供原料糖类代谢糖类化合物(了解)糖酵解(掌握,重点)三羧酸循环(掌握,重点)乙醛酸循环(理解)磷酸戊糖途径(理解)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本质糖类化合物(carbohydrates)由碳、氢、氧组成,通式为Cx(H2O)y即碳水化合物,其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糖的分类及其结构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单糖 (monosacchride)寡糖 (oligosacchride)多糖 (polysacchride)1.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都是还原糖葡萄糖(glucose) ——已醛糖果糖(fructose) ——已酮糖 半缩醛羟基半乳糖(galactose) ——已醛糖 核糖(ribose) ——戊醛糖 2. 寡糖能水解生成2-20个分子单糖的糖,各单糖之间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常见的几种二糖有麦芽糖 (maltose) 葡萄糖 — 葡萄糖还原糖蔗 糖 (sucrose) 葡萄糖 — 果糖非还原糖乳 糖 (lactose) 葡萄糖 — 半乳糖还原糖3. 多糖 能水解生成超过20个分子单糖的糖,都是非还原性糖,一般不溶于水。常见的多糖有淀 粉 (starch)糖 原 (glycogen)纤维素 (cellulose)① 淀粉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淀粉颗粒淀粉是由D-葡萄糖以ɑ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淀粉② 糖原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β-1,4-糖苷键③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ATP 肝糖原分解糖原合成 有氧 酵解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无氧消化与吸收糖异生途径糖代谢的概况 糖原H2O及CO2 核糖 +NADPH+H+ 葡萄糖 丙酮酸 乳酸 淀粉乳酸、氨基酸、甘油 第二节 糖酵解GlycolysisPage 139一、糖酵解的生物化学过程糖酵解的定义 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进行分解,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并伴随ATP生成的过程,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糖酵解的反应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共10步反应)准备阶段:1 葡萄糖 → 2 磷酸丙糖 (-2ATP ) (3-磷酸甘油醛) 共包括5步反应。放能阶段:2 磷酸丙糖 → 2 丙酮酸 (+4 ATP ) 共包括5步反应。ATP ADP G-6-P F-6-P ATP ADP F-1,6-2P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NAD+NADH+H+1,3-二磷酸甘油酸ADPATP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ATP丙酮酸ⅰ准备阶段①葡萄糖的磷酸化 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G-6-PGlu 催化这个反应的酶有:1、已糖激酶它以六碳糖为底物,其专一性不强,不仅可以作用于葡萄糖,还可以作用于D-果糖、D-甘露糖、氨基葡萄糖等。激酶是指能够在ATP和任何一种底物之间起催化作用,转移磷酸基团的一类酶。已糖激酶像其他激酶一样,需要Mg2+或其他二价金属离子如Mn2+作为激活剂,正常生理情况下起作用的多是Mg2+。实际上只有ATP与Mg2+ 形成的复合物后才能被酶所催化。没有结合Mg2+的ATP对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已糖激酶是一种调节酶。它催化的反应产物6-磷酸葡萄糖和ADP是该酶的变构抑制剂。2、葡萄糖激酶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有4种己糖激酶同工酶,分别称为Ⅰ至Ⅳ型。肝细胞中存在的是Ⅳ型,又称为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它的特点是:①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②受激素调控 肌肉已糖激酶对D-葡萄糖的Km值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