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2节化学平衡第4课时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PAGE
PAGE1
其次章其次节第4课时
A级·基础达标练
一、选择题
1.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ΔH<0。在确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充入确定量的氙气,n(H2)不变
B.增大压强,n(CO2)减小
C.更换高效催化剂,CO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解析:充入确定量的氙气,平衡不移动,n(H2)不变,故A正确;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n(CO2)不变,故B错误;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故C错误;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故D错误。
2.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ΔH<0,在确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上升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气体密度不变
④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⑤加入催化剂,B的平衡转化率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图为一带可移动隔板的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左、右两侧反应均达到平衡,此时隔板处于容器中心。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左侧容器中充入确定量的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两侧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左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右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两侧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左侧充入确定量的氢气,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新平衡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右侧等效于增大压强,平衡向着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化学反应2CaO2(s)2CaO(s)+O2(g)在一密闭的容器中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容积为原来的一半,重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CaO2的量不变 B.平衡常数减小
C.氧气浓度变小 D.氧气浓度不变
解析: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为原来的一半,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CaO的量减小,CaO2的量增大,由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K=c(O2)不变,则平衡时氧气浓度不变。
二、非选择题
5.速率与时间关系如图,t1、t2、t3时刻可能进行的操作有:A.降温B.加压C.浓度减小。
(1)则t1、t2、t3时刻发生的变更分别是:t1__A__;t2__B__;t3__C__。
(2)该反应正向是__放热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气体物质的量__增大__(填“增大”或“减小”)的反应。
解析:t1时刻v(正)、v(逆)同时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应为降温,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t2时刻v(正)、v(逆)同时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应为加压,且逆反应时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则正反应时气体物质的量增大;t3时刻v(正)不变而v(逆)减小,应为生成物浓度减小。
6.如图所示,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0,在某一时间段内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关系图。
(1)氨的质量分数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A__(填字母序号)。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2)t1、t3、t4变更的条件分别是t1__上升温度__;
t3__运用催化剂__;t4__减小压强__。
解析:(1)平衡移动时,都是向左移动,所以最初时的NH3的质量分数最高。
(2)t1时,v正、v逆均增大且v逆>v正,变更的条件是升温;t3时,v正=v逆,变更的条件是运用催化剂;t4时,v正、v逆均减小且v逆>v正,变更的条件是减小压强。
7.在一个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高温下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其中CO2、CO的物质的量(mol)随时间(min)的变更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在1min时第一次达到平衡状态,固体的质量增加了3.2g。用CO2的浓度变更表示反应速率v(CO2)=__0.1_mol·L-1·min-1__。
(2)5min时再充入确定量的CO(g),平衡发生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c__(填写编号)。
a.v(正)先增大后减小 b.v(正)先减小后增大
c.v(逆)先增大后减小 d.v(逆)先减小后增大
表示n(CO2)变更的曲线是__b__(填写图中曲线的字母编号)。
(3)请用固态物质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__Fe(或FeO)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或固体总质量保持不变(答案合理即可)__。
解析:(1)Fe→FeO,固体质量增加了3.2g,说明生成FeO0.2mol,v(CO2)=eq\f(\f(0.2mol,2L),1min)=0.1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