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瓶吞鸡蛋的秘密》课堂实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为了避免教师直接在讲台上演示实验过程,有些学生座位离得远看不清楚,实验过程时间非常短促,又不方便多次重复操作观察。这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录制实验过程,然后用投影仪在大屏幕播放实验视频,让每个学生都能仔细观察,这样的话,整个操作过程也被放大了,效果很好。
导入语 时间 信息技术支持 1.(出示广口瓶)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出示煮熟的鸡蛋)这是什么?
2.谁有办法再不弄碎鸡蛋的情况下,把鸡蛋装进瓶子里?
(学生猜想)
3.想看看老师有什么办法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表演“瓶吞鸡蛋”(板书:瓶吞鸡蛋。)
4.(展示广口瓶)里面有什么?(介绍做法)你猜会发生什么?(学生猜测。)
5.咱们验证一下。(演示)
6.看完后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问题。)
看来“瓶吞鸡蛋”的背后有着很大的秘密!(板书:的秘密)想不想研究一下?
5分钟 本部分需要演示瓶吞鸡蛋,引发学生思考,剥皮的鸡蛋无法直接放入集气瓶,但是在集气瓶内先燃烧一部分气体,集气瓶就可轻松将鸡蛋吞入瓶内。这一过程我利用大屏幕播放清晰的视频,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清晰观察的目的。瓶吞鸡蛋实验视频链接
教学活动简述 信息技术支持 探究新知
1.研究挂钩的秘密,对大气压力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师出示挂钩:这是什么?
生:挂钩。
师:它有什么用?
生:挂衣服。
师:能给大家演示它的用法吗?
(生演示)
师: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同学帮忙解决。
出示课件,提出要求:
●试一试,将吸盘轻轻放在玻璃表面,能吸在上面吗?
●如果将吸盘紧紧按压在玻璃表面,吸盘的形状有变化吗?
●吸盘里的空气会怎样?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分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交流汇报,并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记录
生:如果将吸盘轻轻放在玻璃表面,吸盘就很难吸在上面。必须是紧紧压上去,才能吸得住。紧紧压上去之后,吸盘瘪了。我们小组认为里面的空气肯定会很少。
师:为什么觉得里面的空气会少?
生:可能都被挤压出来了。
师:如果轻轻放在玻璃表面,里面的空气会不会被挤压出来?
生:我想不会。
师:通过实验,你们认为吸盘能吸在玻璃上,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与吸盘里面的空气有关。
生:如果吸盘里的空气被挤压出来,吸盘就能很紧地吸在玻璃上。如果吸盘里的空气没被挤压出来,吸盘就不能吸住玻璃。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么为什么将吸盘里的空气压走,就能吸在玻璃上呢?
师:同学们想一想,吸盘的周围,除了玻璃,还有什么?
生:空气!
师:吸盘里的空气和吸盘外面的空气有什么不同?
生:里面的空气少,甚至是没有空气,而外面的空气多。
生:每个方向都会有大气的压力。
师:说得真好。大气压力来自四面方。
师:通过这节课的知识,谁能起来解释一下,到底是谁帮老师把鸡蛋吞进瓶里去的?
生:大气压力! 大屏幕展示生活中吸盘挂钩的图片,引起学生思考。
用画图软件制作吸盘挂钩内外大气压力不同,从而起到吸附作用。
用Flash软件,制作空气体积变化引起大气压力变化的形象动画。
说明:课堂上,主要是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并适当地安排动手验证的机会。目标就是让学生寻找到科学道理所在。 因此,我认为制作合理的图片、视频、动画在科学课堂是非常必要地,多媒体地运用收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教学活动 评价目的 评价方法 评价工具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大气是有压力的,但是这个塑料吸盘到底吸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可以挂起的东西更多呢?请同学们用桌上的实验器具自己来找找答案,并做好实验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一)
师:谁能通过刚才的实验说说,吸盘吸在什么物体的表面吸得最牢固,能挂起的物体最多?
生:贴在玻璃上最牢固。挂起的东西更多。
生:贴在磁砖上也挺牢固的。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贴在哪不牢固?
生:贴在教室的墙上不牢固。
师:磁砖、玻璃与教室的墙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磁砖、玻璃比较光滑。
师:也可以说吸盘贴在光滑的物体表面最牢固,能挂起的物体最多。
2.研究倒扣的玻璃杯里的水不会流出来的现象,使学生对大气压力有进一步的了解。
师: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将一个玻璃杯装满水,用垫板将玻璃杯口盖上,杯里不要有气泡,用手按着垫板,把杯口翻转向下,再把按着垫板的手松开,你看会有什么现象?
生猜:我觉得水应该流不出来。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们刚刚学过的大气压力,我想肯定是垫板下的空气向上压住了垫板不会掉下来。
师:学以致用,是个聪明的孩子。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同学说得对不对!(师松手,垫板果然没有掉下来。)
3、认识大气的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师:如果把垫板面向其他方向,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生:会!
师:同学们自己试试看。
(学生分组实验二)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无论面向哪个方向,垫板都掉不下来。
师:小组讨论一下,由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