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19 海滨小城 优质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docx
第6单元19海滨小城优质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海滨小城》为主题,围绕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与宁静。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写作水平为目标,设计以下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朗读感悟、问题探究、写作练习。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海滨小城》,提升学生提取信息、理解文本的能力,并能运用语言描述海滨小城的景色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形成对海滨小城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
3.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了解海滨文化,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观念。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和书写表达。他们在知识方面,对汉字有基本的认识,能够朗读课文并理解大意;在能力方面,能够通过观察和想象进行初步的写作练习。然而,学生的思维深度和逻辑推理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情境来加深理解。
在素质方面,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行为习惯上,学生可能存在阅读不细致、书写不规范等问题,这些习惯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此外,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有限,对《海滨小城》这样的课文内容可能感到陌生,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从课文中发现美,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教学资源
-教科书《海滨小城》课文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
-课文朗读录音
-海滨风光图片
-学生作业本
-黑板与粉笔
-互动讨论小组
-教学PPT或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海滨小城》。请大家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你们站在一座美丽的小城旁,海风吹拂着,阳光洒在脸上,你们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去感受海滨小城的魅力吧。”
2.课文朗读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翻到第19课《海滨小城》。我会先为大家朗读一遍课文,请你们注意听,边听边思考,课文描述了哪些景物?”
-(老师朗读课文,学生倾听)
-“刚才我读的时候,你们注意到了哪些特别的词语或者句子?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画面?”
3.文本理解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观?”
-(学生自行朗读,老师巡视指导)
-“好,我们来分享一下。课文主要描绘了海、沙滩、庭院、公园和街道这五个自然景观。那么,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些景物的呢?”
4.课文分析
-“我们先来看第一段,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海?‘波光粼粼’‘雪白的海浪’‘无边无际’。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是的,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海的辽阔和美丽。接下来,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述沙滩的句子,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老师引导分析)
-“沙滩上,‘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海鸥在空中盘旋’,这些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沙滩的热闹和活力。”
5.突出全文侧重点
-“同学们,课文在描述这些景物时,有没有什么共同点?作者在描绘这些景观时,都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思考,老师引导)
-“是的,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景物生动形象,如在眼前。这就是本文的一个侧重点,我们要学会欣赏作者的语言之美。”
6.小组讨论
-“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觉得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来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7.写作练习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感受到了海滨小城的美丽。现在,请你们拿起笔,写一段话,描述一下你们心中的海滨小城。注意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修辞手法,让你们的描述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8.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海滨小城》,通过这篇课文,我们欣赏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作者的语言魅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关注自然之美,学会用优美的语言去描绘和表达。”
9.作业布置
-“今天的作业是,回家后,把你们写的关于海滨小城的段落给家长读一读,让家长也感受一下你们的创意和想象力。同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准备好明天的课堂讨论。”
10.课堂结束语
-“好了,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把今天的学习内容消化吸收,明天我们再一起来交流。下课!”
学生学习效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