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教学目标
1.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3.能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4.欣赏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三门记》,了解赵孟頫及其楷书的特点。
5.背诵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等词语的意思。
2.能联系课文内容,品读语句,体会引用的好处,与同学交流引用在习作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品读语句,体会引用的好处,与同学交流引用在习作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导语:“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孔子说的这句话意思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很难改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我们终身受益。这次的交流平台让我们回顾和梳理小学六年的学习中你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阅读“交流平台”,梳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每天阅读好书、边读书边思考、修改作文、勤查勤问等)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借助学习单梳理自己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你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仔细想一想,梳理一下,然后和小伙伴或爸爸妈妈交流。
3.和更多同学交流评价,取长补短,养成更多良好的学习习惯。
4.展示范例,开拓思路。
二、词句段运用
(一)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意思。
1.回顾梳理理解成语意思的方法。
2.以“赴汤蹈火”为例,介绍方法。
3.借助学习单,练习运用方法。
4.展示学习成果范例,介绍注意事项。
(二)体会引用的好处。
1.自由读书中两个句子,和同桌交流句子的主要意思。
2.教师梳理两句话中引用的作用。
3.和小伙伴交流在习作中引用过哪句名人名言,思考这样的引用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4.展示学生习作中引用名人名言的例子,体会表达的效果。
5.教师总结习作中引用名人名言时的注意事项。
三、日积月累
1.自由大声朗读句子,读熟之后再试着说一说句子的意思。
2.展示几位同学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3.教师点评总结,引出“书写提示”部分。
四、书写提示
1.介绍书法家赵孟頫。
2.读书中的介绍文字,圈画出关键词,对照《三门记》的图片从运笔特点、结构特点、整体感觉等方面来欣赏这幅书法作品。
3.结合自己的欣赏和观察与同学谈一谈自己对赵孟頫楷书作品的理解。
4.鼓励感兴趣的同学临摹赵孟頫的作品《三门记》,并尝试用赵体书写“日积月累”中的四句话。
配套习题
一、读一读,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俱全(jūjù) 酸碱(xiánjiǎn) 花圃(pǔfǔ)
习惯(guàngàn) 纬度(wéiwěi) 溅起(jiānjiàn)
二、读拼音,写词语。(6分)
三、选择。(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洪亮健树真理系统 B.青脆单调疑问机器
C.盲人阶段文献灵感 D.加速齿轮正实搜集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走马观花(行走) 自愧弗如(不)
B.声泪俱下(全,都) 赴汤蹈火(热水)
C.不以为然(这样,如此) 过犹不及(趁着,乘)
D.锲而不舍(雕刻) 饶有趣味(饶恕,宽恕)
3.填入下面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魏格纳从蚯蚓的情况,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也正说明他的成功在于从问号中真理。?
A.分散论证寻求 B.分布推论搜寻
C.分散推论寻找 D.分布推论寻求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9分)
①专心()()②追()求()③()()知著
④司空()()⑤锲()()舍
1.科学并不神秘,的现象中,常常蕴藏着真理。?
2.善于从小的方面入手,预知事物的发展趋势,这种的做法会让你受益匪浅。?
3.同学们都在地学习,他却流露出一种鄙夷不屑的态度。真是不应该啊!?
五、句子练习。(7分)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3分)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2分)
(2)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1分)?
2.修改病句。(4分)
(1)同学们要运用和理解学习过的知识。
(2)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学弈》一文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不能。(2分)?
2.《两小儿辩日》一文体现了两小儿和孔子的品质。(2分)?
3.《表里的生物》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的孩子。